培训“天价”到底值不值?李晓宇是北京某家具厂的董事长,近几年为了管理好自己的企业,他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和训练营,从职业素养到领导力提升,从总裁训练营到经理人教练课程,仅仅几天的课程,多则二三十万,少则两三万,但就培训效果而言,值不值得花这些钱,李晓宇越来越质疑,现在他已经不再想报名任何培训班。
“培训效果是无形的,有的是潜移默化地起作用,所以对课程本身我不予评价,但几天课程就要好几万,我比较怀疑的是效率问题。真的能学习到多少东西吗?”在外企工作的高层管理人员黄文如是说。
在黄文看来,现在很多培训的价格已经高得越来越离谱,甚至以高额的培训费为噱头吸引老板们参加培训。而事实上,很多人参加这种培训并不一定是为了学习,有的只是为了交友谈生意,而能否交上真正的朋友却很难说。
“高额学费或许并不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但培训值不值,有没有作用,是很多真的想给自己‘充电’的高管人群一直在考虑的问题。”黄文反映。
从新加坡回到国内发展的点将商学院副院长王群也告诉记者国内管理培训市场的价格令人咋舌,培训师一天的讲课费高则五六万,低则七八千,身价越高似乎课讲得越好,致使培训师漫天要价。而在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国家,培训师的讲课费是分等级的,是透明的。
“高价格不等于高质量,培训大师不等于高品质,中国管理培训市场急需透明。”点将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王韦铭说。
无监管状态造成三大症结
记者调查走访发现,实际上大部分参加培训的人,对学费贵不贵、值不值的问题都颇有微词,“教育、人保、工商、物价等相关部门应该对培训机构加强规范管理,不能任乱象发展。”
实际上,我国的管理培训行业似乎从来都找不到归口的主管部门,长期以来似乎是一个“没娘管的孩子”。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尖锐地说:“既然是市场经济,没人管不是更好吗?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恐怕未必,行业发展健康成熟,又能够规范自律,政府少管或不管,自己管好自己当然最好。但如果不是呢?恐怕就要另当别论了,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行业,如果处于无法无天的无政府状态,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一个——消亡!长此下去,中国培训行业恐怕最后不得不管的部门恐怕是公安部了。”
据了解,当前社会管理培训症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收费奇高。因为行业内净利润维持在单个学员标准收费的30%~60%之间,所以这个行业被称为“钻石行业”。个别培训机构,只是推出某个热点产品,每年的产值可达上亿元,性价比问题也是行业整体被社会诟病的主要因素。二是师资水准良莠不齐。有人做过统计,全国大约现有“知名培训师”近6000人,有行内人士爆料:大多是“虚假包装、市场导向”,某些所谓“大师”竟然是初中毕业,文化水平极低。三是缺乏实效的课程研发体系。各个培训机构的价值体系建立在“逐利”的基础上,市场上充斥着“概念”,没有真正形成一整套科学严谨的学术指导体系,即或有也是以偏概全的“一家之言”。
凯洛格咨询公司总裁王成近日也在微博上写道:中国培训界要好好学习,破除浮躁,破除抄袭主义,潜心研发!中国培训公司的研发力量几乎为零,这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让中国的培训市场更加透明
不过,面对管理培训市场价格泡沫、虚假包装、不良误导等诸多乱象,记者欣喜地注意到,除了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管理培训业的监管外,行业内部人士的一些人士也开始自发地觉醒。
2010年下半年,当Groupon 进入中国时,中国最专业的培训团购平台——17class(又称“一起学”)诞生,它用团购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高性价比的职业素养、职业技术、管理能力、高阶修炼等课程,使参加团购的用户以极具诱惑力的折扣价格享受优质培训服务,有的价格甚至仅是现有价格的1/3。有专家分析,“一起学”以“搅局者”的姿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理性培训采购助力,改写了中国管理培训和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管理培训市场的价格泡沫将被打破。而近期集训团、大众点评网等类似一起学的系列网站的出现,无疑为管理培训业降低价格、消除虚假包装等拉开了序幕。
全景赛斯有限公司总裁陈忠苏坦言,这些网站的出现以及E-LEARNING 在管理培训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必将对管理培训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让中国的培训市场更加透明,消费者的每一分钟都值得尊重,为消费者提供最有公信力和性价比的培训产品乃为当务之急。”王韦铭急呼。
王韦铭认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对加强经营管理体系的建设也日益重视。于是,企业培训业也就应运而生。这本是十分正常和可喜的现象。然而,近十年来,这个行业部分从业机构及部分从业者的发展模式以及所作所为,以商业为目的的运作主体,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无论包装的如何堂皇和纯粹,掩藏在骨子深处的趋利本质还是会不时地散发出愚昧和铜钱的味道,这种层次上的操作,不可能达成改良教育培训、提升民族竞争能力的功能,因此急需行业提高自律,回归本质属性,让市场更加透明,担当起真正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