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间,从一家独大到万家争鸣,从“学院”走到市场;从年产值20亿元到500亿元,中国高端CEO培训风生水起。
如果从改革开放后追溯,1986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长沙市某行业协会引进香港专家开讲座,引起了中国大陆对“培训”这一概念的瞩目。但直到90年代雅芳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培训业才真正开始起步。那一时期戴汉龙的潜能培训和讲师培训,几乎可视为中国培训市场的“黄埔军校”。
“培训行业是一个非常诱人的行业,每年各类培训的总产值在5000亿元左右,行业整体利润在2006年就达到了1600亿元。”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大陆培训市场正以年递增10倍的速度迅猛发展,中国每户人家每5年有一个人参加一次培训。
“但真正分化和细分到CEO培训是在本世纪初。一开始各种培训形式较为混乱,培训内容同质化严重。”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段姓人士告诉记者,从最初简单的管理技巧培训到如今相对高端的管理理念培训,中国的高端培训业一直在摸索中。
其间,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针对CEO的高端培训如何达到供需平衡?中国的CEO们需要什么的培训形式?面对逐步走向成熟的高端培训应该走向何方?高端培训面临抉择。
分庭抗礼
“目前细分到针对CEO的培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学院派",以清华经管学院和北大光华学院为代表,一种就是目前流行的"市场派",这个中间就延伸了目前的很多家企业。”盛景网联培训咨询集团副总裁吴巍告诉《环球财经》记者。
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在北京成立,成为“学院派”培训的代表。
同年,MBA犹如狂潮,席卷整个中国大地,一时间,各大院校的培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地MBA泛滥,以至于后来有新加坡媒体称,“大陆没有一所真正的大学,即大学本身教育人才和研发创新,而在大陆包括名牌大学在内,大多都走向市场。”
“那时人们也许大多出于"拜庙"的心理吧,但也并非没有益处,至少提升了整个社会学习的氛围,这是相当重要的。”业内人士李兴(化名)带点调侃地告诉记者。
高端的管理学院抢先占据了中国培训市场的制高点,中国MBA培训的四大重要基地——清华、北大、中欧商学院和长江商学院等,如同培训业内的五星级酒店,为人向往。报名的学员也都是五星级学员,多为大企业高管,MBA学费约在10万~30万元左右,特点是学制漫长,要经历严格的学历考试。
而其他学校,尤其是一类高校的培训也备受追捧。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是江浙一带的企业家纷纷加入到各大学的培训中来,“MBA证书”成为他们身份的象征。
“那个时候,名牌大学的培训班尤其受到小企业的青睐,借一纸证书,不仅能显示身份,也能结交更多的人脉,更多的人以拓展人脉、开拓业务为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上述业内人士告诉《环球财经》。
“这个时期的企业家还有一个共同特征,企业高管大多是60年代生人,这一人群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在学习和落地到企业管理中间有一个断层,这是造成企业家持续不断地参加各种MBA、EMBA学习的动力。”伟事达(VISTAGE)中国区CEO兰刚在接受《环球财经》采访时告诉记者,企业家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与企业的快速发展之间形成落差,因此高端培训在中国经济发展快的地域优先发力。
“学院派培训有一个较大的制约瓶颈,就是开发产品不灵活,在产品创新上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这给了"市场派"培训以抬头的空间。”一位业内人士说。
培训师陈安之是21世纪初高端培训“市场派”的代表人物及先行者。他在众多中国企业家心中树立了“学习的观念”,当时“珠三角”很多企业家的车上,陈安之的培训CD是必备教材。
但无论是声名显赫的“四大名校”,还是风靡一时的陈安之培训,在太平洋建设集团创始人严介和眼里,都“不达标”。
“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商学院,而"华佗CEO论箭"将担负起这个责任。” 2009年7月9日,严介和在北京“华佗CEO论箭”的创办发布会上,一语惊人。“华佗CEO论箭”定位为“为中小民营企业把脉问诊”。严介和还高调宣称:“中国企业目前所遇到的任何问题,如果我们的药方没有作用,那么中国也就没有第二家能开出药方了。”
“学院派的回落给了市场派发展空间,尤其是近几年,各种演讲、课程培训、EMBA研修、光碟、书籍再度兴起”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环球财经》记者。
机、危并存
不能否认,以清华、北大、中欧和长江商学院为代表的“学院派”目前仍占据着高端CEO培训市场的巨大份额,但过渡到“市场派”集体发力的阶段,市场繁荣的另一面,却是培训机构的混战。
业内人士估计,全国范围的培训公司不少于7万家,仅北京和上海两地就超过1万家,但真正有口碑、有竞争力的培训机构不到2%。
高端培训机构,利润却不“高端”,成为目前“市场派”最大的疑惑。
“一年几百亿的行业产值,但是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培训机构却凤毛麟角。”行业观察人士林刚介绍道。一边是所谓的“高端”,一边是“小打小闹”,这样的对比多少有点让人啼笑皆非。“培训公司为什么都做不大呢?市场的繁荣后面必然隐藏着行业的深层危机!”林刚说。
梳理目前中国高端培训企业(不含高校培训机构)不难发现,以上海为例,3300多家培训公司中,年度利润规模在100万元以内的占60%,1000万元以上的只有2.1%。而目前全国还没有一家培训公司能达到市场份额的1%。
小不可怕,怕的是在行业发展20年后,业内企业却仍缺乏清晰的运营模式。过往的名师、观念性课程、中介类型培训机构普遍遇到瓶颈。
培训课程缺乏创新;培训教师鱼龙混杂,优秀讲师凤毛麟角;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墨守成规,运作模式单调;职业操守欠缺;目光短浅,缺乏长远规划;相互孤立,培训与企业管理脱节;忽视传统管理智慧等等,都是目前中国高端培训机构亟需解决的问题。
外围环境也是行业发展的一块拦路石。
“目前还没有行业标准,这种缺失对行业的冲击是比较大的。我们也希望有一个相对合理和完善的行业准则,这样不但可以规范市场,避免无序竞争,也可以为行业打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吴巍如是说。
“中国针对CEO的培训或别的延伸方式,都会进入一个洗牌过程,因为当前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管理者的需求。我认为这个局面在未来3年内会有一个大的改观。”兰刚认为。
“大洗牌”下培训机构创新求变
“大洗牌”、“拐点论”的论断在业界引起哗然。从无序运作走向有序,成为众多机构首要诉求。
但对于“市场派”的高端CEO培训机构而言,创新才是他们的生存、发展之道。这一点也成为业界共识。
目前,“市场派”的高端CEO培训机构出现以下分化:有核心资源的垂直型全国性公司,向全国发展;当地培训机构大浪淘沙,最后赢家通吃;市场化资源性公司与渠道性公司的分化。
“基于对行业未来和目前形势的判断,盛景网联围绕创新的商业模式,加大产品研发,开拓新的产业价值链。”吴巍告诉《环球财经》记者。盛景网联的咨询培训系统,聚焦于中小企业,经过了4年深入的类软件化的底层研发,在集成、协同、实战方面发力,并在不断优化和提升过程中,芯片级原创研发优势日益体现。
盛景网联的创新模式是:产品“金字塔”结合“漏斗模型”的商业模式。
据吴巍介绍,“漏斗模型”是一个创新模型,即从第一道“漏”到培训,再往下“漏”到咨询,最后一道“漏斗”是投资。2011年6月17日,达晨创投、用友幸福投资、汉能投资和分享投资4家知名投资机构联合投资盛景网联,除了看好盛景领先的管理咨询专业能力和中小企业咨询培训市场的快速成长,更看好盛景网联未来的长期发展空间。
与盛景网联不同,有国际经验的伟事达则是从形式上深入、创新。
“我们发现,对CEO来讲,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交朋友的机会太少,而是机会太多,不过相互间的交往都比较浅。真正能坐下来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圈子和场合比较少。所以这个市场将来要思考的问题是,以结交人脉为目的的简单诉求还能持续多久?除此之外,缺乏创新产品也是培训机构面临的大问题。”兰刚表示,严格意义上说伟事达不是一个培训和咨询机构,而是在做一个CEO之间能够互相分析和提供解决问题思路的交流平台。
兰刚说,伟事达的规划简单可归结为“四条腿走路”。第一条腿是一个开放和真诚的学习小组,主要是大家之间的互动交流。第二条腿是导师制,培训机构为学员提供专业导师,导师都是从世界500强公司退休下来的CEO或高管,进行一对一的咨询服务。第三条腿是“工作坊”,形式是组织12~16名学员,与同领域中取得杰出成就的专家进行交流互动。第四条腿是国际化,建立一个国际社交网络,不论学员身处哪个国家,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和全球的同学们进行交流。
创办于2002年2月的益策(中国)学习管理机构,在公开学习平台规模上也做到了行业领先。
“能够系统总结目前经销商的现状及困惑,从理论角度和实践角度解答了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经销商,并针对经销商在销售实战的一些具体操作提出有益的指导意见。”珠江啤酒(002461,股吧)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方贵权对益策的培训曾做此评价。
无论怎样,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则和行业的自我反省已经使高端培训机构和参与的企业客户逐渐开始从务虚走向务实,从名气走向实用,从简单引进走向自主开发。只是如何从低质竞争走向行业共荣,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由于市场发展太快,很多培训公司没有耐心去开发新产品,一些公司更像是中介和咨询公司。但读书、学习还是要回归到最简单的读书、学习层面,价值终究会回归。如果价值错位,会伤害到行业本身,并导致错位后的价值稀释。”兰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