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聘造假行为的特点
(一)带有流行趋势
近年来,由于就业岗位竞争激烈,应聘简历造假、修改成绩、伪造技能资格证书等等恶意造假行为在就业过程中屡见不鲜。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经素针对南京高校研究生诚信状况进行了一次专业的心理调查结果表明:起码有1/4的学生并不抵触在求职中改变自己的履历[1],进行造假行为,具有造假倾向。
(二)造假人数呈增加趋势
青岛市人事局人才市场2008年2月份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青岛市人才市场验证总数为6906份,其中查处伪造学历201份、国家不承认学历226份[2].与此同时,求职场上出现的假学历、假班长书记“头衔”、“一个班级中竟然有十几位班长”、“大学生应聘难题:还有多少简历是真的?”等现象非常值得深思。
(三)渗透在招聘全过程
“简历不作假,就业一大傻”、“真简历、假简历,找到工作就是好简历”等流行语从另外一个侧面展现了大学生应聘过程中的简历造假行为。实际上,大学生应聘造假行为不仅仅表现在篡改、伪造学习成绩单、英语四六级证书(成绩单)以及计算机等级证书、荣誉证书等方面,还可能会虚填社会实践活动经历。此外,在情境面试、职业测评等过程中虚假作答、说谎等等,均是造假行为。
二、主要危害
(一)形成不正当竞争
从程度上来看,造假行为本身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程度有轻重之分,但其性质却同等恶劣,都是将诚信抛之一旁,竞相用虚假信息粉饰简历。从竞争成本的构成要素来看,大学生在要想在学业成绩、技能证书、实践活动经历、任职履历(学生社团、班级、学校的社团)等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付出时间、金钱、精力等相关投入。仅凭通过复制、伪造、虚填等途径进行造假,势必可能会增加被录用的机会,显然是对真正付出的大学生产生不公平感。
(二)增加企业招聘成本
由于企业拥有不完全信息, 对应聘者的情况不可能充分了解,再加上鉴定难度加大、鉴定成本增加,可能能会增加企业的甄别成本,甚至导致招聘的失败。研究表明,让错误人选进入领导班子的代价是巨大的,因为选择和培训一名低级主管可能耗资5000美元,选择和培训一名高级主管可能耗资2.5万美元[3].
在精细化管理的背景下,企业正致力于推进管理变革,通过缩小规模、减少管理层次。一旦新聘人员不称职或者不具备企业要求的职业技能,则会对企业造成加大损失。
(三)破会社会信用机制
在履行社会各项交易过程中,信用表现、形式、工具、制度的发展、完善,是衡量市场经济体制健康运行的重要评价指标。在信用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的情况下,造假行为一旦得逞,造假当事人滋生“不劳反而能多获”的荒谬念头。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种行为活动都是通过个人的行为来实现。一旦信用链条严重受损,则破坏社会信用机制,增加交易成本。
三、诱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大学生应聘造假,主观原因主要包括丧失诚信品质、就业竞争力欠缺、应聘成功的动机较强等因素。
(二)客观原因
从客观原因分析,主要涉及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对失信的奖惩制度不健全、道德约束机制不健全、就业压力加大、信息不对称(企业拥有不完全信息,对应聘者的情况不可能充分了解)等因素。
四、防范对策
(一)提高造假行为的成本
适当提高造假所花费的实际成本。企业可以要求应聘者提供尽可能多的证明材料及其原件。如学习成绩单、技能证书、实践活动等,尽量要求提供原件或者签注证明人信息或者相应的证明材料。
加大对造假人员的惩戒力度。作为企业,可以要求应聘者在提交简历、面试、签订聘任合同中均作出愿意接受的惩罚承诺,并对个性简历、相关附件的复印件进行签字,确认其真实性。一旦被证实其中具有伪造、虚假行为的,给予解除劳动合同、经济处罚(依据公司管理制度、文件规定)。
提高应聘者因声誉受损而带来的危害程度。通过公司网络、高校就业办公室网站等途径,可以经适当技术处理(如隐瞒身份证部分号码)将造假的应聘者的不良记录及其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布,使其不敢再造假。
(二)综合运用测评技术
目前,部分企业已开始采用招聘测试技术与方法,如素质测评软件、心里测验等。通过创设模拟管理系统或者工作场景,对应聘者进行现场考核,如集体决策、处理公文、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等。其中,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管理游戏等测评形式将会逐步应用。在英国,使用心理学技术开展招聘已经很普遍。根据英国一家人才测评专业机构的统计,在英国,有85%的公司在使用心理测试技术招募新人[4].
(三)加强教育与引导
加强教育与引导。据悉,为强化诚信就业观念,东北师大在2008届毕业生中广泛展开了“我诚信,我就业”系列主题教育活动[5].其中,专题宣传片《临飞的承诺——诚信求职,慎重签约》集中了学生就业中的诚信典型以及不诚信的一些现象,在食堂、寝室等场所循环播放。吉林大学鼓励学生多参加招聘会,多与企事业单位接触,以实例教育的形式,让学生自觉意识到在就业不诚信行为的后果不可估量。同时,该校规定,毕业年级在“十一”前需要集中上12个学时的就业指导课,其中诚信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5].
注重从学生自我约束和社会约束双方面入手。诚信与学生个人的修养和综合素质有关。比如说“不作假,定吃亏”等错误观念,无疑是大学生个人人生价值观的扭曲的表现。对此,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杨兆山认为,必须强化学生的诚信观念,并提高到做人做事的高度来看待。
(四)建立就业信用系统
借助于毕业生就业信用系统,用人单位就可以验证毕业生提供信息的真实性,通过“诚信简历”、“信用测评”等措施严控并杜绝造假信息。据悉,在高校中,东北师大研发了“学生就业诚信”和“单位招聘诚信”复合而成的“诚信双认证系统”,建立诚信档案[5],保障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能够及时准确的查询彼此信息。
对个人信用进行准确评价和披露,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履约和守信程度,提高全社会的信用程度。从可行性来看,可以考虑引入社会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管理查询系统。同时,将个人诚信档案作为学生评优获奖、入党、就业、发放助学贷款的一个重要指标[2].对讲诚信的行为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对不讲诚信的行为和个人不仅要记录在案还要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五)健全法律法规
对造假行为,要逐步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情节严重者应当公开曝光,给予应有的处分、处罚,决不姑息迁就。对伪造、贩卖及使用假冒学历证书者、职业资格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严厉打击,对触犯法律者要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