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春秋楚国有位自称“叶公”的沈诸梁,他爱龙成癖,家里的梁、柱、门、窗上到处都刻满了龙,甚至连墙上也画着龙。一时间,叶公好龙的好名声传扬千里。一天,得知叶公有如此嗜好的天上真龙,顿时凡心大起,它想到人间看看,顺便也表达一番对叶公的感激之情。
“真龙来了!”人们奔走相告,无不为之高兴。哪晓得,当叶公看见那条真龙时,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抱头鼠窜。从此,人们明白了:叶公好龙非真意,不过是想当然而已。
现实中,我也认识一位颇似叶公的老板。此公爱才心切,天天都在登广告“重金招人”,我半开玩笑地问他:“我合适吗?”老板连忙说他请不起。其实,很早以前我就知道他的问题所在,几经试探,发现他就是一大叶公。倒是今天意外,此公很坦诚。他告诉我:“请你的钱要好多好多,我没有,我只有一点点钱,只能请那些能力差点、工资不高的人。”也许,这就是很多老板长期秉持的人才观。
眼看招人不得法的叶公,什么都是自己干,辛苦至极,一边高喊招贤纳士,一边眼睁睁地让优秀人才擦肩而过,在一旁的我不免为他着急。尽管他不能成为我的客户,我还是不忍地告诉他: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往往“能力差点,工资不高的人”就不能请,请了也是浪费,哪怕一点点钱。听后,老板似乎明白了一点:“是啊,所以我就请不到人呀。”
见此,我不请自告,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先请高人,给期权,等事业成功再兑现啊。”可是,老板却说:“哦,可是我不懂什么是期权。”应该不是不懂,而是不舍,好不容易熬下的肉汤,哪能由别人分去一杯羹?
后来我干脆挑明:“因为高人追求的是长期利益,大回报,如果他真是高人,他就不计较短期利益回报,只要你能兑现承诺,他可以先低工资进入,做好了大家再分配啊。”
“哦,这种方法可行。”至此,老板总算明白了一点。但还是不清楚:一个人拥有多少钱并非指他拥有多少钱的所有权,而是指他拥有多少钱的使用权。作为一位企业家,最应该懂得的是:“如果有一种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每一位员工的智慧,那他们企业的能量将无比惊人。”
此刻,老板埋怨我把话只说了一半,希望我继续分享。然而,面对一个毫无舍得心的老板,我想只能作罢,点到为止。临走前,我调侃了他一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的话只能说这么多了。”说完,我想到了人们的诘问――
为什么有的企业上下同心,有的企业却人心涣散?
为什么有的企业顺风顺水,有的企业却危机四伏?
为什么有的企业花重金培养员工,却成了竞争对手培养人才的黄埔军校?
……
记得有人说过,“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本质差异,就看它是否持有公司股权。如果不改变观念,我看,此公只能把人才招下去,却不能把人才招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