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从实际案例看绩效考核的实施前提

   日期:2011-06-21     来源:中华管理精粹|0    作者:无    浏览:147    评论:0    
核心提示:结果不好:由于以上多种原因,考核结果不是很合理,把不合理的结果用到了员工最关心的薪酬上,带来了不好的负面影响。3、全体员

  一、绩效考核概述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套完整的体系,目前对其所包含的内容有多种划分方法,有学者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4P环节”;也有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有机结合。笔者根据多年来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策划的经验,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从职能上来划分可以简化为5P模型,即Position、People、Performance Appraisal、Payment和Positive attitude:

  Position:主要指岗位设置,包括岗位职责、岗位技能要求、岗位考核指标等。

  People:主要指人员测评,包括对岗位的定员、人员测评等。

  Performance Appraisal:绩效管理,包括对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等。

  Payment:薪酬管理,包括员工工资、福利、奖金及股票期权等的管理。

  Positive attitude:主要是指企业文化,如何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保持员工的积极工作态度。

  绩效考核在整个人力资源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绩效考核要以职务分析为基础,考核的结果要运用于薪酬、人员调整、培训等方面,考核的效果又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士气。所以,绩效考核本身不是孤立的单元,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也是绩效考核被提升为绩效考核系统(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简称PAS)的原因。对于企业来说,抓好了绩效考核,就等于把握住了整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命脉。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绩效考核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就目前的企业需求来看,很多的人力资源项目集中在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方面,但不少企业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绩效考核当作医治任何病症的良药,一发现企业运转不良,就想实施绩效考核。笔者拟对此结合在两个企业的咨询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两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对比分析
 
  A公司和B公司是武汉市的两家房地产公司,A公司是深圳某集团公司在武汉新成立的子公司,各种制度比较完善,但执行不到位,带有国企的痕迹。B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房地产公司,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各种制度还不健全。笔者有幸先后为他们进行人力资源项目的咨询,并先后在两企业实行了绩效考核,发现效果迥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说明。

  1、A公司

  组织结构明晰,权责较分明:A公司的组织结构比较合理,基本上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各部门间的分工比较清楚,权责比较分明。不足之处是人员结构不够合理,某些重要岗位人员素质明显欠缺,国企的惯有做法又使有能力的新人难以冒出来。

  岗位职责明晰:由于A公司是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各种制度还较健全,虽然岗位说明书编写的不够规范,但每个部门都制订了岗位职责,对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也有描述。每个员工对自己该干什么都比较清楚。

  年初已制定好各级目标: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并在公司内部也实行了目标的分解,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年度目标。不足之处是目标的制订没有考虑环境的变化,有些目标没能落实。但总的说来,各级目标是明确的。

  年中考核,与工资不挂钩:实施本项目时是上半年,进行的是上半年度的考核,是作为一种试行,没有与薪酬等挂钩。但对考核成绩不好的员工提出了警告。所以员工对年终的考核非常重视,下半年的工作完成的很出色。

  沟通效果好,触动大:在考核前进行了广泛的沟通,考核后也进行了及时的绩效反馈,不管成绩好还是差,公司各级领导特别是人力资源部领导都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在员工中产生了很大的触动,起到了应有的导向作用。

  人力资源主管大力协助:自始至终得到了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的大力协助,反映了公司高层对该项目的重视,因而员工也很重视。

  结果好,年终考核员工满意度高:参照我们的模式,公司自己在年终时进行了考核,结果比较公正,得到了广大员工的认可。

  2、B公司

  组织结构比较混乱、落后:由于新成立不久,组织结构不太合理,表现在部门之间分工不够明确,有些事情同时几个部门在分管,经常出现一些不知道具体谁负责任的事尚未制订出岗位职责:公司没有成文的岗位职责,有的部门制订了试行的岗位职责,既不规范也没有认真贯彻。很多员工不知道具体该干什么,对岗位的任职资格也不明确。员工对如何才能满足岗位要求也不清楚。

  无明确的目标,缺乏科学性 :由于成立时间不长,很多业务并不是处于有序发展阶段,上自整个公司下到各个部门,都没有明确的目标。有的部门制订了一些简单的计划,但基本上是以项目为单位,时间定的不够细,操作性不强。

  考核直接与薪酬挂钩:本项目实施时正好是春节前不久,公司领导将考核的结果直接用于薪酬调整和年终奖金的发放。

  沟通晚,抵触情绪大:由于年终各级员工都比较忙,给沟通带来了不便,绩效考核的各层指标制订得很仓促,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领导与员工的绩效反馈也不充分。造成员工对考核有很强的抵触情绪。

  人力资源主管协作不够:没有独立的人力资源部,由办公室分管。办公室主任对这个项目不是太热心,协作力度很不够。对于员工考核所需要的很多资料都不齐备。

  结果不好:由于以上多种原因,考核结果不是很合理,把不合理的结果用到了员工最关心的薪酬上,带来了不好的负面影响。

  对以上两家公司,我们采用的考核方法是完全一样的,这套方法也是在其他公司成功运用过并得到了众多学者承认的,为什么会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的结论是:绩效考核的实施有前提条件。也就是说,绩效考核除了大家所关注的考核方法及指标体系外,绩效考核的实施前提也是保证绩效考核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三、绩效考核的实施前提
 
  一般而言,以下四个方面的条件是实施考核前必须要具备的。

  1、有可操作的企业发展战略 从目标管理角度来说,组织的目标是由各个部门、各个员工支撑的,只有各个部门、各个员工的任务完成了,组织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对员工绩效的考核实际上是对组织目标的控制。反过来,只有企业有了明确的发展战略,各部门、员工才会有明确的考核目标,考核才能做到有据可依,员工的行为才会可控。另外,企业的发展战略还要可操作,否则仍然是一纸空文。所以,绩效考核的首要前提是企业要有可操作的发展战略。

  2、组织结构图对各层次的岗位的关系有准确的界定 目前很多企业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组织结构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清,权责不明,造成业务流程不畅,影响企业的有序发展。目前绩效考核更多是采用360度全方位考核,对员工需要弄清他的上级、下级、内外客户是谁,然后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重进行考核,如果员工对和哪些部门、人员发生业务关系都不明了,考核的质量肯定会打折扣。目标考核是目前主流的考核方式,很多目标的完成是众多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规范的岗位关系图,考核时就不可能精确的衡量不同员工的绩效。

  3、岗位说明书对各岗位职责有明确的描述 绩效考核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考核员工对岗位职责的履行程度,尽管在实际操作中岗位职责是与分解后的企业目标结合起来考核的,但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都是公司整体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讲,所有员工职责的总和就构成了企业应该履行的职责。

  4、内外客户对所分析的岗位有清楚的要求 对于360度考核而言,一个重要的维度是内部和外部客户的评价意见。在很多企业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很难对客户意见做详细的统计,这一项通常被弱化或采用民主评议的形式给出。实际上,对很多岗位而言,内外客户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所以,在规范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客户对某岗位的要求是一定要明确的,只有这样,这些岗位上的员工才知道该怎么去满足客户的要求,从而符合自己的岗位要求。

  5、对员工的表现有详细的记录 绩效考核一方面需要有目标,另一方面需要知道员工的具体表现,这就要求企业有较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对员工平时的表现有详细的跟踪记录,包括考勤记录、工作日记、生产报表、备忘录、立功记录、事故报告等。这样在考核时才能作到有据可依,否则,再切实的绩效目标也不能公正的考核员工。

  四、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应具备的条件
 
  对于以上两家公司绩效考核结果的差异,最重要的当然是与是否满足绩效考核的前提条件相关的,但同时也是与绩效考核制度是否完善分不开的。我们知道,PAS是一个体系,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诸多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对于完善的PAS而言,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

  1、与公司战略相连接 目前提的较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其核心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要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相联系,不管是人才储备、选拔、培训等,都要符合公司战略,作为其中的衔接环节,绩效考核也要紧扣公司战略。

  2、高层主管的全力支持 高层主管的全力支持对考核能起到促进作用,因为即使考核结果是合理的,更重要的还是结果的运用,如果高层主管不支持,再好的结果得不到落实,考核实际是还是会流于形式。况且,高层主管不支持也很难取得合理的考核结果。

  3、全体员工的主动参与 各种指标的制订都离不开各层次员工的积极参与,否则制订合理的考核指标只能是一句空话。

  4、结果和绩效相结合的评价指标 结果的达成是与很多因素相关的,为了更全面的进行考核,一般都采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既要看最终的结果,也要看其努力的程度。

  5、考核方法的客观性 也就是尽量采用360度考核,考核指标尽量量化,做到客观公正。

  6、与薪酬调整相结合 也许员工更关心的是考核结果对他们会产生什么影响,薪酬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考核结果一定要与薪酬相挂钩,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震撼作用,员工才会真正重视考核。

  7、有效的沟通和培训 不管是考核前还是考核后,沟通都应该是贯穿始终的。只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真正起到绩效考核应有的导向作用,让员工清楚自己的绩效为什么是那样,今后该如何改进或发扬。绩效考核本身也是需要培训的,不管是绩效考核的理念还是具体的考核技术,都需要让相关人员明白。

  五、建议
 
  绩效考核是一柄“双刃剑”,考核实行的好,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考核实行的不好,负作用是很多的。所以对绩效考核一定要有客观的认识,不能盲目实行,对目的,条件,后果都要有充分的认识。就目的而言,可能包括引导员工的正确行为,为薪酬调整提供晋升、调配的依据,或是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等;现有条件要与成功绩效考核应该满足的条件对比,看看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就后果而言,对考核结果不公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能采取合理的措施去消除不满。总之,前期的基础性工作很重要,要扎实的作好前期的基础工作。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从实际案例看绩效考核的实施前提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