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事件是一个结,一个千丝万缕的死结。经过了上一周的焦头烂额后,这个星期郭台铭先生拿起了“亚历山大帝的宝剑”,蛮不讲理地想要将这个结直接砍掉:加薪3成,6月1日起。同样是加薪解决方案,在经历了几次反复后,本田汽车零部件厂罢工事件以提薪24%结束。
加薪当然好,但我们对数量的理解很有趣,比如相对值和绝对值,大家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加薪30%,你会叫“太棒了”,涨薪300,你就会嚷“太少了”,不是吗?考虑到富士康一名普通员工的基本工资只是区区900元,涨30%和加300元就是同一个概念,但得到的却是不一样的惊诧。
不过,让我惊讶的还不是涨太多或涨太少,我惊讶的是涨薪竟然可以成为理所当然的首选。以前要想涨个工资,不是千难万难吗?既然以目前的工资水平,想去富士康上班的人还要挤破头,理论上有必要大幅加薪吗?
还有,在我们的概念中,中国的代工制造业链条上每一环都是绷得紧紧的,不是常说人民币升值是不可承受之重吗?加薪就不重了?无论多了少了,富士康多出来的30%或者300元钱,郭台铭先生要从哪里抠出来呢?
看得见的有三条路:第一条,郭先生既然是首富,那就让点利吧,给员工一点“共同富裕”,空间原来还是有的,富士康自己也承认加薪30%未必会对财务业绩构成重大不利;第二条路,这不是我想到的,是全国人大财经委提出来的,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女士打头阵,方案是给富士康这样的竞争性行业减税,减税所得给工人涨工资;第三条路,也不是我敢想的,是听说的,说苹果这个市值超过微软“富得流油”连乔布斯都觉得有点不真实的公司,准备在代工费里多让一个2%出来,好让富士康给员工涨工资。
结果如何,无论是老板,还是政府,还是客户,都认同了一点:长期以来的劳动力的低分配比例是不可持续的。一项数据表明,劳动报酬在中国GDP中所占比重从1983年的57%降至2005年的区区的37%,而后一直停留在这个低水平。不可持续,已经是老生常谈,政府喊得再多也没用,企业自发行动才有效,从富士康和本田事件上来看,“当事人”终于是上路了。
蛋糕就这么大,要从上面三条路上给劳动者找钱,无可厚非甚至应该理直气壮,但是以前即使有人这么想,也没有人这么讲,这么做。“涨薪三成”给我的最大惊诧是,原来这些都可以来的那么直截了当,自然而然。真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然不是说跳楼事件和罢工事件自然而然,而是说不相信这些突然事件有什么扭转乾坤的力量,我倒觉得富士康和本田事件更像是某一种大变化的“催化剂”。什么叫做催化剂?就是加快反应的东西。在各种“拍案惊奇”的事情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方向性转变,所不同的只是速度。
富士康事件,现在就是这样一个触媒。北京市已经宣布7月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20%,上海要求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华夏时报》记者在深圳也得到了不少代工企业准备跟随富士康涨薪的消息,而人保部工资所的所长已经开始明确在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加薪,至少在这个星期看起来,已经成为了“中国制造”的大势所趋,不会也不能一蹴而就,但是大幕已经拉开了。
富士康事件,还不仅是一个加薪的触媒,它还加快了原来就已经潜在的正在进行中的几个大事件的“化学反应”速度:一个是收入水平的调整,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比例调整;一个是产业转移,从东南部沿海转移低端制造业到中西部;一个是GDP结构转型,从投资出口拉动到消费拉动。
其实,富士康早就有涨薪的压力了,此时涨薪正是顺水推舟。富士康还准备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降低生产成本是一方面,让农民工在原地就业是一个结果,中西部的生活成本要比长三角、珠三角低得多,更不要说留在家门口的好处,少一个留守儿童就是解决了一个家庭的问题。还有,涨薪后的富士康员工,要拿这30%或300元钱来做什么?只要涨薪是长期的、稳定的,他们很可能会把钱花掉,改善点生活条件。
花掉,正式说法应该是消费掉。以前,十几年的增长,靠的是农民工作为低价劳动力参与国际分工链条,一分一毫地把GDP给堆出来,以后,几十年的增长,还得靠他们作为消费者搞活中国国内的需求。今后的GDP,不靠富人的奢侈品消费,也不靠炒房炒股,能依靠的正是这些最广大的劳动者的消费改善需求,以及他们改善自己居住条件的需求。
城镇化,就是要他们住城里的房子,逛城里的商场。
今天富士康和郭台铭,怎么都让我想到100年前的福特汽车和老亨利。福特。老亨利。福特在工业化大生产上开创了的三个标志性事件:创建了流水线生产;给工人日薪5美元工资;最后还有和工会对着干。郭台铭100年后,搞得还是流水线,工资吗,该涨就得涨。
老亨利-福特让自己的员工买得起自己的T型车,如果,郭台铭也让自己的员工也用得起iPhone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