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可以说HR最忙的一个月了。要做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培训计划、薪酬政策调整、考核方案调整等等,每件事情都需要人事部跟其他部门及老总们碰很多次才能敲定,真是事情一箩筐,加班在这段时间也就成了平常之事。这不,为了确定明年一线员工的考核奖金方案,几位关键老总之间又产生了不一致的看法。负责生产的老总认为认为,高奖金能够刺激一线员工的工作激情。这也是公司2010年一线员工的考核方案的调整思想。记得上一年在调整考核方案的时候,为了提升生产员工的工作激情,我同生产老总、生产经理一起将生产人员的考核方案设置成区间奖励方式。比如,生产合格指数达到85%,奖励1000元;达到90%奖励2000元;达到95%奖励4000元;达到100%奖励8000元。作为橡塑生产企业,合格指数达到90%是非常难的事情,所以合格指数做的越高,对应的奖金也就出奇的高,高的超出员工基本工资的好多倍。按照这种思想,我们为生产的各个岗位量身打造了相关指标的考核方案,而且每月考核,每月核发奖金。
这样经过我同生产老总、生产经理精密思考拿出来的奖金方案进入了试运行阶段。刚开始运行时,各个班组就像充满了电一样,产量急剧增加,合格指数迅速提高。当然,每个月我所经手审批的奖金数额也是直线上升。
然而,事情并不是向着预期的结果发展下去。经过几个月的运行,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生产部门报来的考核指标达到了,奖金下发了,然而,客户的质量投诉却随后而至……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经过调查发现:如此的奖励方案在生产车间内引发并不全是大家的工作激情,这其中还包括了为了搏得更多的奖金而使用的一些不当手段。比如:由于质检人员的检验标准会严重影响生产人员的奖金,如此引发了生产人员同质检人员的争吵急剧增加,再加上客户催货比较紧,最后往往都是质检人员妥协,合格指数出现了大量的水分。类似的事情不知道发生了多少,真是让人疯狂的奖金方案啊!!
在半年的工作总结会议上,经过公司营业额及成本的汇总得出如下结论:如此的奖金方案,带给公司的并不是业绩的显著提升,而是人工成本的失控和客户投诉的剧增……
总经理急了,在公司的中高层会议上给人事部门和生产部门下了硬指标:“想通过高奖金代替管理和控制是根本不可能的,责令人事部门、生产部门大幅度的收回奖金方案。”
经过同生产部门的共同探讨,将考核方案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大大压缩了奖金份额,但适当地增加了员工的工资部分,尽量让员工的收入不发生太大的波动。这样员工也容易接受,以前是漂浮的,虚的,现在是实的了。所以新考核方案很快就执行了下去。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2010年12月份都要结束了。公司下半年的生产情况还算较为稳定,没有了上半年的波动与起伏,但也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生产员工增加了工资也就兴奋了一两个月,之后的工作状态照旧慢慢地低沉下来,认为公司增加工资是理所当然的,是应该的,丝毫没有了刚加工资时的工作激情。
又到年底了,又要对明年的为明年的考核方案做准备了,同样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