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企业客户的经营战略做出了调整,需要人力资源部门根据新的战略重点,重新构架公司的组织结构,梳理业务流程、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以及在此基础上匹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当我们帮助客户梳理到一个重要职能部门的职责时,笔者突然惊奇地发现:不管是这个部门的主任、副主任,还是受命完成这次项目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竟然都不能清晰地讲清楚该部门的职责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如何开展?于是,一个问题就突然涌入我的脑海:在一个企业中,到底谁应该想清楚这个职能部门的职责设置?是老板、职能部门负责人,还是人力资源部,或者他们三者兼而有之?更进一步地,又一个问题接踵而至:我们天天都说人力资源部门要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可是,我们有没有认真地想过,凭什么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
很多时候,我们的理想之所以不能实现,是因为我们没有采取正确的行动。而不能采取正确行动的原因,又往往是自己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动。现在,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下:人力资源部门要真正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到底应该做什么?这些行为又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
探究“战略合作伙伴”的内涵
要实现一个目标,首要的前提是什么?是了解目标本身!所以,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战略合作伙伴”的真实内涵是什么?
“战略合作伙伴”,其核心是“伙伴”,而这个伙伴又是有要求的:首先,它必须是“合作”的伙伴;其次,这个合作伙伴还是“战略性”的。因此,“战略性”与“合作”就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的两大前提。
为了更好的明白我们凭什么才能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让我们先来解读三个关键词。
“战略”。战略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你应该知道企业发展的目标,而且要站在一定的高度(老板的高度、企业家的高度、最高管理者的高度)去看待这个目标。如果想站在这个高度上看企业发展的目标,就需要你深刻了解行业的发展、行业与人才的关系、行业人才的特性等宏观性问题。所以,战略对应的要求是“洞察行业”。
“合作”。有效达成合作的最根本的前提是什么?是“了解”,没有深刻的了解就没有真正的合作。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想与我们的“伙伴”开展有效地合作,就必须了解他们的工作职责、业务流程、工作特点,以及履行这些职责、开展这些流程、完成这些工作需要的组织资源、制度资源、政策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合作对应的要求是“熟悉业务”。
“伙伴”。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你们是一起的。你们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一起来完成目标,实现业绩。所以,伙伴对应的要求是“提供有效的帮助”。
当然,提到伙伴,我们自然就不免会问:谁是我们的伙伴?答案很明确:就是企业中的“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使命,就是通过对企业中的“人”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来创造价值。因此,企业中的所有人,上至老板、各级管理者,下至员工,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这样看来,“战略性合作伙伴”,意味着我们要在洞悉、理解并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业务流程、人才特点的基础上,为所有的合作伙伴提供专业的支持、服务和帮助。而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想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就必须知道我们应该怎样为“伙伴”们提供“战略性”的“合作”。因此,下面,我们就对成就“战略性合作伙伴”的两大前提:“战略性”与“合作”做一个讨论。
与老板“牵手”,在“战略”上合作
在平常的工作中,经常听到有做HR的朋友向我诉苦,说最近又被老板批评了,还说做HR的就是命苦,不管哪个部门、哪个领域出了问题,“打板子”的时候总是少不了人力资源部。因为老板说了,工作没做好就是你们人力资源部没有把人管好,人员的招聘、培训、管理不到位,才会使工作完成得不到位。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不会简单地安慰这些HR朋友们,相反,我首先会问他们一个问题:听过《牵手》这首歌吗?还记得里边的那几句歌词吗(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有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然后,我会说,如果你不想总是被老板批评,就得积极、主动、甚至适度超前地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好准备,“追逐着老板的追逐”。
那么,你怎么才能“梦着老板的梦”、“追逐着老板的追逐”呢?其实很简单,作为一名HR管理者,只要你经常问问自己下面的几个问题,并不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事先做好相应的专业准备就可以了。
●你能清楚地描述出公司的核心战略、年度目标、季度重点、月度工作重心吗?
●你知道老板最近最关切的事情是什么吗?你知道他为什么关切吗?你知道老板关注重点的转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着力点的调整提出了哪些要求吗?
●你知道公司所处行业的竞争特点吗?你了解这种竞争特点对人才的招聘、配置、使用、激励的要求是什么吗?
●你知道公司战略重点的调整,对公司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部门职责、岗位职责的变动提出了哪些要求吗?你清楚自己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哪些职能领域的工作特点和人才供求情况吗?
●你知道公司所在的行业或关联行业发生了什么值得关注的事情吗?你掌握这些事情会对公司运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吗?
●你能清楚地说出公司产品/服务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吗?他们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吗?
●你了解行业内最新的人力资源动态和变化趋势吗?你知道自己要事先做些什么工作,从而能够化解困境或未雨绸缪吗?
如果你不能回答,甚至根本就没有认真想过上述这些问题,你就不可能想老板所想、急老板所急,也就不可能真正成为老板的“左膀右臂”、“战略”合
作伙伴。而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你不断地被老板批评,自己却总是不明就里地在那里重复纠结着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实际上,在不同行业,甚至同一行业中处于不同产业链位置的企业,它的关键性成功因素都是不同的。比如,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是其核心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上就需要注重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就需要提高流程设计、岗位分析、岗位设计的精确性,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主要目标。而其薪酬设计上,就需要尽量提高可变工资的比例,提高激励性并减少固定成本支出。而对于创新型企业或部门来说,则需要着重考虑如何激发创意、尽快推陈出新,因此,灵活的工作描述、项目式的经常变换团队的工作方式,就成为其组织设计的重点。
比如,对于很多新型民营创新企业来说,它们与传统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传统行业是“先瞄准,后开枪”;创新型企业则由于要及时捕捉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所以往往是“先开枪,后瞄准”,它们首先在意的是创新和创意,而不是一开始就有一个完善的计划。在创新型企业中,传统的PDCA模式已经被“DCAP”模式取代。Do被放在了第一位,它们需要的是首先鼓励员工去尝试、去做,在做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规划,从而形成可以实施的、可以固化下来并创造价值的新的商业模式,最终形成P(Plan)。因此,在这种企业中做人力资源管理,就不能教条地照搬成熟企业的管理模式,而必须顺应创新企业的特点。
事实上,很多外企的优秀HR经理人“空降”到民营企业,常常出现“水土不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在成熟、规范的企业中,适应了“螺丝钉”式的角色和“正规化”的打法,而不能完成向国内民企“机会导向型发展模式”下要求的“发动机”式的角色和“游击战”打法的转变。
掌握“业务”,成为直线管理者的好帮手
为什么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推行一些管理举措的时候,总是得不到其它部门特别是一线业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甚至还常常招来非议和反对呢?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觉得你不能帮助他们创造价值,反而常常给他们“添乱”、“找事”、“惹麻烦”。如果你想真正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赢得他们的认可与尊重,你就必须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从你的专业角度提供有价值的支持和帮助。而要想做到这一切,就需要你真正的了解他们的工作、熟悉他们的业务特点,知道他们的困难、疾苦和诉求。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你深入到他们的工作中去。
了解各部门业务的第一步是了解公司的业务。特别是公司的价值创造的链条和价值创造体系。正如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清华MBA班上讲的“不知宏观者无以知微观”,人力资源管理者只有了解了公司业务的核心价值创造过程,知道公司的主要价值创造链条和辅助价值创造环节分别是什么,才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每个部门在整个公司的价值创造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知道它们的职责应该如何设置和开展才是对整个企业有效的。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帮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改善和提升时,首先要梳理和分析它们的一二级核心业务流程及其配套的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因。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各部门具体业务的深入了解、理解、领会和把握了。这样,你才可能对他们的工作有深刻了解,才能对他们的管理诉求感同身受。也只有这样,你才
可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政策、工具和方法,帮助他们完成目标、实现业绩。也正因如此,像麦当劳、海底捞等一些优秀的企业才会要求它们的经理们(包括HR经理们)都必须从基层业务岗位做起。
当然,对业务的了解绝不仅仅是“亲自干”/轮岗体验这一种方法。HR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会议、报告、报表、产品说明、业务推广活动等多种渠道,来了解业务部门的工作。但是,我经常见到一些人力资源部门的同行,要么不愿意参加企业的经营分析会和绩效改进会,要么是对公司的业务促销活动“不感兴趣”,觉得和自己没关系,白白浪费了大量了解业务部门工作、同业务部门管理者进行沟通的大好时机。事实上,参加企业的各种经营会议、参与各业务部门的业务活动,不但和自己的本职工作大有关系,而且还事关自己的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为,如果没有对业务部门业务特点、人员状况的深入了解,制定出来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制度、工具、方法就难免会和现实脱节,进而招致直线部门的反感和抵制。比如,我们在对一些客户进行绩效管理辅导时就发现,他们的人力资源部没有充分考虑不同业务部门、不同层级员工的工作特点差异,“一刀切”式地一律强制要求各部门、各员工都要签绩效合约、写工作日志,结果招来大家的一致不满。后来,我们建议他们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员工的工作特点进行改进,对那些工作内容不好量化、工作成果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的部门和员工实行合约制;对那些工作内容比较容易量化、工作成果当天就有显现的部门和员工实行计件制;并且,对不同层级的员工根据其工作成果的产出时间,采用不同的绩效管理周期进行管理等改进建议。经过调整之后,大家发现绩效管理不再是“负担”,而是成为帮助自己进行自我管理、提升业绩的有效手段,不但怨言消失了,而且不少部门还在人力资源部门的辅导下,摸索出了更切合实际的有效方法和“小窍门”。
事实上,在优秀的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必须了解业务、参与业务,必须围绕业务开展工作早已内化成自身的自觉行动,比如,华为的任职资格小组为了制订销售人员的任职资格体系,他们会深入到各个办事处,和从全国各地精心挑选出的20名优秀销售人员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看他们怎么去拜访客户,怎样和客户谈判,最后制订出一到五级的任职资格标准。不仅自觉付诸行动,这些优秀的企业还为人力资源管理与业务密切结合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保障。比如,华为总公司层面的人力资源部和各系统的干部之间实行的是“行政与业务关系分离”的管理模式。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对各系统的干部只是进行专业的指导和规范。各级干部在行政上隶属与其所属的事业部或职能部门,本系统的岗位设置、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由该系统自行确定。因此,其人力资源实践就更加符合各业务系统的特点,也更切合各业务部门的需求,因而也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结语:脚踏实地创造价值
全球化、技术进步以及消费者的变化,都给企业带来新的挑战。面对新的挑战,企业必须建立高效的组织。竞争对手可以模仿你的业务模式,照搬你的融资渠道、战略和技术,却不能复制你的组织能力。而帮助企业建立、维护和提高组织能力的正是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美国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戴维·尤里奇教授,2007年在清华大学讲学分享他的研究成果时说,“只有大约50%的企业绩效处于管理层的控制之内,其他50%可能是源自政府、天气等不可控的因素。而在可控的企业绩效里,19%取决于HR人员的素质。”在他看来,为了帮助企业塑造组织能力,优秀的HR管理者必须具备六种素质:可靠的实践家、文化的引导者、战略变革的建筑师、日常工作的战术家、业务的盟友,以及人才管理和组织的设计者。不难看出,这六大素质要求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了解你的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
事实上,无论是戴维教授的研究还是优秀企业的实践,都很清晰地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只有立足企业的实际需要,深入了解企业、了解业务、了解各级“伙伴”的现实需求,脚踏实地地为他们完成工作、实现业绩提供切实有效的专业帮助,你才能真正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别无它途!别无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