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板一起到北大学习回来,老板很有感触的说:“我们确实应该花功夫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了!以前我认为你说的很虚,现在企业发展的阶段不同,照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我吁了一口气,终于认同了。
实际上,企业文化并不虚,它就在我们身边,但如果不注意,就很难形成系统。国内,研究企业文化的专家很多,有不同的角度进行诠释,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个核心:一是价值观体系,另一个就是结构化。
我这里不作过多分析,只说明实战的核心工作内容和步骤。
首先,对大量的企业现象进行分析,同时,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公司过去成功的决定因素,对问题、教训及成果均要涉及,总之,总结出决定公司在对人、对事以及决策方面的价值取向,形成价值观。例如,“团队精神”。公司大量的现实案例说明,公司的成功更多的是靠群体努力,那么可以初步认定,这是一个共性价值,可以抽离出来,成为价值观。
接下来,就要进行结构化的过程。必须说明,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因为总结出来的价值观是否具备指导性,还需要时间检验,另外,过去的成功未必就是今后的成功因素,这同样需要修正。
企业文化的结构化至少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决策机制,二是规章制度和运作程序,三是保障和激励措施。文娱活动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更多的文化是靠制度、决策等机制来体现的。
至于以上结构化的三个方面,相关资料应该说还是比较多的,我就不多说了。
实际工作中,需要避免两个误区:
误区之一就是认为企业文化=企业活动,似乎类似于文娱活动这样的工作只要多做了,企业文化就很好了。其实,企业文化是一个结构化的体系。
误区之二就是认为企业文化是某个部门的工作。实际上,企业文化是个综合系统,这个工作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文化也是从每个具体的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可以看到,随着中国商业社会的逐渐成熟,商业意识的不断增强,现在的中国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追求品牌、追求个性化需求的社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企业开始关注自己的品牌发展状况,开始关注自己的品牌文化,但是,表现出来的状况却是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严重脱节,缺乏对文化系统的高度整合。这样的状况如果持续下去,将会对品牌的未来成长造成很大的阻碍,这不能不让我们担忧。我认为: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没有卓越的企业文化做支撑,就没有卓越的品牌文化,更不可能成为卓越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