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开心网偷菜、钓鱼, 在豆瓣上混小组、寻找气味相投的朋友,这都是时下年轻人最热衷的休闲方式,不过,如果你认为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网站只能帮你打发时间,那你就错了。
厌倦了事业单位枯燥工作环境的80后小杨在春节之后选择了辞职,不过,她并没有去找职业介绍机构,也没有向传统的招聘门户网站投递电子简历,而是在她熟悉的SNS网站里的一个设计群组向网友们寻求帮助,在朋友的推荐下,她获得了许多企业的招聘信息,并且很快顺利找到了新工作。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传媒门户沃华网(wow.cn)从去年开始推出了基于该门户的传媒圈SNS,总编辑黄华告诉本刊记者,他希望把这一SNS打造成为国内传媒人士的互联网“部落”,除了社交以外,传媒招聘与求职则是传媒圈SNS 未来发展的重点。
职酷网(jobkoo.com)CEO郭皓把这现象称之为“求职2.0”,对于企业而言,这就意味着“招聘2.0”。在郭皓看来,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与深入,尤其是SNS网络的兴起,传统的招聘门户网站所采用的招聘形式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了,它们就像一个大筛子,把应聘者筛选过滤后分流到相应的企业,但各行各业的特性和要求都千差万别,而这个大筛子却很难不断改变自己的“筛孔”。
郭皓认为,互联网的发展是一个拟社会化的过程,人们在网络上将逐渐按照自己的兴趣与工作属性融入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络社群里。网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偏爱某些特定的BBS、专业性垂直门户,他们或志趣相投,或工作类似,并且逐渐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部落。互联网世界的逐渐部落化,正在改变现实世界的商业形态,就企业招聘而言,这意味着,如果企业只是单一地在招聘门户发布招聘信息,其影响力可能难以触及到某些特殊的网络部落,从而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
互联网部落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越来越多的网站加入了SNS元素以及SNS网站的兴起。这一趋势对于企业招聘的首要挑战,便是招聘信息精准投递的难度日趋加大。在网络部落化的趋势下,各种不同职业的网民有着自己固定而特殊的网络偏好,例如文化传媒或设计工作者偏好豆瓣网、沃华网,互联网从业者则聚集在了Donews、5G等网站内,而快销品销售人员则喜欢在天际网、若邻网去结识业务方面的朋友。
因为人才是分部在网络各个角落、各个圈子里的,所以要想找到适合的人选,企业在招聘之时必须按照各个岗位的要求拓展信息的发布渠道,确定和执行“大渠道,大招聘”的概念。“大渠道,大招聘”要求企业不再只是在传统的招聘门户网站上发布信息,而需要将招聘范围尽可能地扩展到符合此类职业特征群体们所热衷的BBS垂直门户以及网络社区里。当然,就在线招聘而言,现在还没有一个网站或者平台能够完全解决企业招聘存在的所有问题,所以在互联网部落化的冲击下,它依旧是一个多元共存的局面。
当然,网络部落化对于企业招聘并非完全不利,一方面网络部落化意味着工作难度的加大,而另一方面它又为企业提高招聘效率提供了可能。
就招聘而言,人才的评估是个立体的复杂过程,它包括了应聘者的学历、工作经验、外语、项目经验等诸多元素的组合。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对于人才的定义是千差万别的,企业需要针对应聘者的各个元素与提供的工作岗位一一评估对应。正是由于人才的评估与选择复杂性,为了规避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偏向于“员工内部推荐机制”。
事实上,互联网的部落化则天然地为企业的评估提供了一个预先筛选——互联网每一个部落的人总是按照相同的趣味、类似的工作背景聚集在一起,也就为企业甄别提供了便利——在使用筛子之前,圈子先做了一次自动筛选。从某种程度而言,它使得人才流动变得更像“圈内流动”,而在特定的网络部落上的招聘也更像是网络虚拟的“员工内部推荐”,其目的性和准确性都更强。
多元共存其实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混沌”,而这种“混沌”也意味着商机,也就是说,随着互联网部落化趋势的加强,企业也将越来越多地倚重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的服务。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将要面对的企业招聘方面最大的两块需求是:如何扩张招聘信息投递渠道并做到精准投放,以及如何为企业评估、甄别人才提供更为便捷的评估解决方案。对于求职者而言,互联网的应用打破了社交在物理空间上的限制,而SNS的兴趣则使得网络交往进一步加深。当你计划找工作时,去你喜欢的社区问问网络另一端的网友们吧。或许,那里正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在等着你。
核心提示:互联网部落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越来越多的网站加入了SNS元素以及SNS网站的兴起。这一趋势对于企业招聘的首要挑战,便是招聘信息精准投递的难度日趋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