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重赏之下无勇夫:警惕绩效考核两大陷阱

   日期:2010-06-24     来源:销售与市场    作者:肖阳    浏览:250    评论:0    

  【现象】

  为完成公司销售增长20%的目标,Q企业营销中心内部下达了死命令。

  在下一年度绩效考核中,对业务人员设定“生死线”。

  完成任务重奖,完不成任务一分钱奖金都没有。

  为鼓舞士气,绩效考核提高了奖励标准,达到往年的3倍以上。据推算,业务人员个人最高得奖可超过10万元。

  如此大的力度,在企业历史上从未有过。

  当然,要拿到高额奖励并不容易。

  为防止个别区域拖后腿,营销中心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时,在公司要求基础上又留出一些富余,规定各大区只有销售增长30%才能拿到奖励。

  调高了任务线后,业务人员普遍感到信心不足。

  全国七个大区之中,竞争激烈的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四个地区觉得困难太大,这种任务简直是天方夜谭;

  华南和西南虽然近年来增长势头明显,但也把握不大;

  只有原来基数较小的西北地区,感觉完成目标尚有可能,但也向公司提出了增加市场投入的附加要求。

  营销总监坚持认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营销人对任务不能讨价还价。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面对挑战只能破釜沉舟。

  只要完成目标,一切都好商量。如果奖励额度不够,自己还可以帮大家再向公司争取。

  经过反复的思想工作,威胁、利诱都用上了,最后任务终于派发了下去,营销总监总算松了一口气。

  但事实却与管理者想法背道而驰。

  一年下来,企业全国销售不但没能增长,反而下滑了10%。

  设下了重奖,但业绩甚至连上一年的水平也没有达到,这让营销总监又痛心又苦恼。

  业务人员工作中消极怠工,对激励政策根本不感兴趣。

  让管理者想不清楚的是,为了给部属争取重奖自己煞费苦心,但为什么大家毫不领情?公司准备好了“白花花的银子”,为什么没人肯要?

  陷阱之一:拍脑袋定任务,向业务人员转嫁风险

  Q企业在制订激励政策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意义。

  许多企业管理者都曾面临同样的困境与难题,即为什么重赏之下竟没有勇夫?

  道理其实很简单,激励的效果不是只与奖励力度有关。

  管理心理学指出:员工努力的动机,来源于两个因素的乘积,一个是奖励的力度,另一个则是其实现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两者任何一个为零,则乘积为零,即激励失效。

  可以通俗表达为,即使你给我1个亿,但让我去天上摘星星,奖励力度是够了,可实现的可能性是零,那么这种激励也是完全无效的。

  现实中,员工往往更关注获奖概率,而不是企业“自鸣得意”的奖励力度。

  Q企业只设定一条任务“生死线”,这会极大影响业务人员的获奖概率。

  调查表明,多数区域认为增长10%--15%可能性最大,个别区域认为保持销量不下滑就实属不易。在这种情况下,把任务统一定为增长30%,大家跳着脚都够不到,激励政策就形同虚设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生死线”之下实行零奖励政策,还产生了相当大的负作用。

  取得小成绩和没成绩是一样结果,这使许多原本还想努力的人也丧失了积极性。

  此类问题出现往往由于企业“算盘打得太精”。

  销量上去,拿出奖励的只是“小钱”,企业的收益比这更大;销量没上去,企业一分钱不掏,完全没有风险。

  表面看,企业虽然提高了目标,但也提高了奖励,业务人员似乎并不吃亏。

  但大奖拿不到,小奖又没有。这等于风险都转嫁到业务人员身上。

  作为基层员工,业务人员抗风险能力差,其行事风格是典型的“风险厌恶型”。他们不能忍受“付出没有回报”的最坏结果。

  如果获奖可能性过低,多数人会采用“不付出至少没有损失”的对策来减小自身风险,从而使消极怠工现象滋生蔓延。

  企业转嫁风险的后果是反而承担了最大的风险。

  解决方式:三线四区制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使所有人都发挥出最大主观能动性。

  如果销售任务是座山,那么管理者的目的就是带领一群“愚公”移山。

  让所有人都竭尽所能才是最重要的。

  能力强的搬走五筐土,给重奖;能力弱的抬两筐,给轻奖;实在老弱病残的,搬走半筐土也是贡献,给个安慰奖。

  如果硬性要求搬走多少筐土才给奖,大部分人就会袖手旁观。

  “千斤重担大家挑”,只有人人上阵,才能移山填海。

  否则,即使少数能力强的人再卖力气,也无法弥补众人“罢工”留下的任务空缺。

  表现在绩效考核上,就是指标制订应多元化,一般讲,应该分为三条线与四个区间。

  第一条线:重奖线,代表企业理想要求;

  第二条线:轻奖线,代表企业基本要求;

  第三条线:处罚线,代表企业最低要求。

  这三条线之间有四个区间。

  重奖线以上,表明劳苦功高,那么奖励系数可以翻倍。

  重奖线与轻奖线之间,表明有功劳但比较小,所以奖励系数也小。

  轻奖线与处罚线之间,表明只有“苦劳”没有“功劳”。如员工态度积极,企业可在此设安慰奖,但不再进行结果性奖励。

  处罚线之下,无条件进行处罚,不需要任何借口。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所有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努力目标。

  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市场基础不同、竞争程度不同、资源投入不同,各区域自我设定的目标一开始就有所不同。

  那些有能力完成基本任务的地区,达到轻奖线并不会甘心。由于有重奖线的诱惑,必然竭尽全力更上层楼;

  那些条件不足、增长乏力的地区,为了“自己的命运自己作主”,拿到结果性奖励,而不是看企业眼色得安慰奖,也会全力一搏;

  即使是少数“落后份子”,为了免于处罚,也会采取积极行动。

  这样绩效考核的目的就达到了,所有人都付出了最大努力。

  虽然有些地区可能增长幅度达不到企业要求,但只要是增长就有贡献。

  不厌细流,方能成海。任务压下去有什么用呢?每个人都参与,业绩自然能够干出来。

  从单一目标的“生死线”一线两区制,到多元化目标的三线四区制,表面看是管理技巧上的不同,实际上却是管理思想的差异。

  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博弈中,作为强势一方企业,只有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迎来合作中双方的共赢。

  陷阱之二:拍脑袋定奖金,希望“少花钱、多办事”

  在绩效考核中,任务指标不能“企业想定多少就多少”。

  同样,绩效奖金也不能“企业想发多少就多少”。

  常见的毛病是任务指标订完了,奖励额度由企业“拍脑袋”决定。

  年度利润中应该拿出多少奖励这些业务人员呢?

  “100万是不是太多了?估计给50万也能行”,绩效奖励这张饼应该画多大,企业往往概念不清。

  企业在与业务人员讨价还价之中,大多是坚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

  用这种思想指导绩效考核,有时比没有绩效考核还要命。

  这是一种看似“节约”,但却导致企业费用隐性浪费的南辕北辙方式。

  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员工觉得自己付出却没有得到足够回报时,他们通常有三种作法,每一种都将使企业产生巨大损失:

  1、变相怠工

  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只要觉得吃多大亏,就会偷多少懒,用工作时间找补回来。

  看报、上网,实在不行就独自发呆。

  这时候管理成了最难的事,要订一大堆制度,老板和干部们要处处操心。晚上防盗,白天则要防着大多数员工。

  即使这样,也管住了人、管不住心。

  这时企业从表面看,管理成本越来越大;从深层看,工作效果则在下降。

  奖金或许省下了,但工资却有不少是白付了。

  2、寻找隐性收入

  企业的钱归根结底是由员工手中花出去的,少数几个核心管理者是照顾不到细节的。

  当绩效激励不足时,企业的“大木桶”就会被业务人员扎出成百上千的“眼儿”出来。

  广告费、进店费、差旅费、电话费,甚至小到买一支笔、印刷一条条幅都会有人打主意,企业费用比以前会明显流失,从个别现象发展到普遍问题。

  老板法不责重,只能以“水至清则无鱼”来自我安慰。

  3、批量跳槽

  如果企业通过加大工作量,让员工无法清闲;又通过严格管理,让员工无空可钻,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呢?

  当然不是,员工这时候会集体跳槽。

  心理不平衡这个根源不消除,业务人员才不肯坐以待毙呢,他们会采取公开化的对抗手段,地下活动转为地上。

  开除掉这些员工,另招一批团队不就可以了吗?

  这会导致熟悉企业的骨干人员流失,重建队伍是以培训费用和工作失误为代价的,这个账其实也不划算。

  那么,当初为什么非要在绩效考核上“少花钱、多办事”呢?

  省了如果有几十万,那么丢掉的就绝对不止几百万。

  省不能省的钱,激励的效果达不到,只少花些激励费用实在是舍本逐末。

  事实上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对员工管理的更高境界是“疏”而非“堵”。

  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主要在于依水性而疏导。

  如果按其父鲧的做法,水涨多高,坝就垒多高,企业又有多少资源去做这样的事呢?又怎么能避免不出漏洞呢?

  这就谈到了绩效考核的核心所在,不是越苛刻越好,更不能因为占了员工的便宜就窃喜,否则就如同挖了自己的心肝给自己吃还觉甜美。

  唐太宗李世民正是持这种观点,在他看来:刻民奉君,犹割肉补疮;君富国亡,腹饱则身毙。

  不少企业在绩效考核上是不过关的,只看初一,没想到十五,割舍不下眼前利益,所以优秀的企业永远只是少数。

  当然,绩效考核走另一个极端-----“多花钱、少办事”也对企业不利。但这样的错误毕竟还少。

  解决方式:激励期望调查

  绩效考核没有激励期望调查无异于“盲人摸象”

  怎样才能做到激励力度“刚刚好”?

  这里面有一个核心技巧,就是激励力度要由下而上的制订,而不是相反。

  比如,老板认为今年公司赚1000万,肯拿出100万来奖励。

  这个数可能不够,员工每人分得很薄,第二年怠工、贪污、跳槽的“并发症”就来了。

  这个数也可能高了,员工每人都十万、八万的拿着,企业是守信了,员工也骄纵了。既浪费,又吊高了员工的胃口。

  在制订绩效方案前,应先做一个充分的“激励期望调查”。

  比如一对一约见区域经理,完成基本任务你认为全年总收入多少比较满意?

  如果期望值是10万,减去其基本工资4万,剩余部分是6万。那么用6万除以其基本任务额---区域销售3000万,就可以得出奖励系数,即0.2%。以此作为区域经理个人年度奖励系数即可。

  依此类推,把区域全体人员的个人期望值加在一起,就能算出这个区域的奖励总系数。

  按这种思路继续类推,公司的目标和每一个员工的个人期望都密切挂钩,算出来的总奖励系数,一般都能做到不多不少,刚刚好。

  调查统计后,按系数得出的奖励总额可能是120万,也可能是80万,这个数值肯定比企业当初拍脑袋定出来更精确。

  这样,企业才能找到绩效激励“最佳平衡点”,奖励力度既不大也不小。

  有人可能会担心在激励力度上如此民主会出现“漫天要价”的问题,其实大可不必。

  因为是采用私下沟通方式,个体不会受到他人影响,即使一两个人期望过高也无关大局。

  抽样调查后再整体统计,还是可以得到比较真实的反馈的。

  其实,好的绩效考核制度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大多数人都没达到,说明过于苛刻了;所有人皆大欢喜,说明过于宽松了。

  只有少数人让人眼红,多数人心理平衡,个别人混不下去,这才说明企业穿的绩效考核这件衣服刚刚好,没有乱了尺码。

  指标的设立必须符合本企业客观现状。所以衣服是不可以乱穿的,别人合适的,对自己则不然。

  讲到这里就可以提出一个核心问题了,那就是如果把绩效考核比作一件“衣服”,那么这件“衣服”是给谁穿的呢?

  当然是被考核的员工!

  衣服是否合身,不是老板或管理者说了就算的。

  一厢情愿地制订任务指标与激励力度,花了钱还得罪了人,相反打击了员工积极性,这都是由于思考角度过于单一所致。

  今日切记:

  用好绩效考核这块“磨刀石

  许多企业在激励方面始终处于“不饱和”状态。

  他们可能更看重促销费用、广告费用等显性投入,对于激励费用的隐性投入往往是忽视了的。

  实际上,在企业支出的费用中,激励费用是所有费用之“母”。

  当这种费用使用效率未达到最优时,其他费用都会“水涨船高”。

  只要做好了绩效考核这一基础性的工作,好员工就会越来越多。

  好员工是企业的“资产”而不是“负债”。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把员工比做企业在市场上收割必备的“镰刀”,那么绩效考核就是一块“磨刀石”。

  在这方面进行足够投入,始终保持镰刀的锋利,实际上是减少企业综合成本、提升企业效益的最佳方式。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重赏之下无勇夫:警惕绩效考核两大陷阱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