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网调查显示,改革可能会“提高工作积极性”、“强化领导权力”
新京报漫画/许英剑
&
nbsp; 到2010年1月1日中国全部事业单位将实现绩效工资制。这项关乎3000万事业单位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一出台就引发社会的大讨论。
目前,人保部绩效工资改革细则正在制订中,离实施时间也不过还有3个多月。人们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赞成的,期待以此打破那些长期为人诟病的弊端,包括官僚化严重、专业技术人员不被重视等。
纵然绩效工资改革方向被认为是对的,但新京报网调查显示,网友没有表现出“一边倒”的态度,40.1%的网友表示“情况复杂,不宜一刀切”,选择“赞成,打破平均主义”的网友占35.75%。对于绩效工资改革的结果,“提高工作的积极性”(33.33%)、“强化领导权力”(25.6%)占到前两位。
在绩效考核指标的制订方面,要做到科学合理,不仅要考虑行业的差异,还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差异,譬如小学和中学,绩效考核如何体现合理的不同,显然需要广泛征求意见。
绩效改革在有着长期的官本位传统的行政性强的事业单位遇到更多难题。首先是绩效标准,也就是工作量和工作质量难以衡量,另外还有不少人担心因为“官本位”等因素无法实现奖勤罚懒的目标。目前,对于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最明显的焦虑倒不是绩效改革本身,如何保证公正公平,才是最大的难题。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钧担心,如果政府整体投入不变,公共服务会因为绩效考核追求“效益优先”而打折扣,与已有的“市场化”改革一样,事业单位能否继续保持公益性质也将受到考验。
另外一个争论,就是如何保证老员工的福利待遇,这些人以前没有享受过绩效工资,现在已经没有精力与年轻人竞争绩效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毛寿龙认为,应该考虑通过绩效工资占总工资的比例来平衡。这个比例最好定在50%以下。
绩效工资改革的复杂性可想而知。但愿,几个月后的细则也要经过讨论的程序,以吸纳更多有益的建议。 (记者 张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