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代人说“人才难得”,两种观点看起来是完全对立的,一说不缺人才、缺的是识别人才的伯乐,另一说是缺人才、其言外之意是不缺伯乐。那么到底是古人错了,还是现代人错了呢?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关键是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现实中,尽管很多企业在招聘选拔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但几乎没有哪家企业不认为选人需要有标准。然而,非常遗憾的是,企业在确定选人标准时往往陷入自己设置的陷阱。
很多企业一般都会把知识、经历、学历、技能等作为选择的标准,在面试时考察的重点也是这些内容。那么,这些标准是否有效呢?很简单,选人的标准是否有效,其实只要考察据此标准录用的新员工在后续的工作中是否表现出良好的绩效即可,只要他们能够创造出符合期望的绩效,就证明这些标准是有效的,否则必须检讨这些标准的有效性。但残酷的现实已经无情地否定了原来的选人标准。
其实,这个问题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在选拔外交官时也是基于当时在美国很盛行的职业性向测验和智力测验的测评结果,却发现很多测验成绩优秀的候选人上任后的表现并不理想,后来,美国国务院聘请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麦克利兰博士提供帮助,自此诞生了“胜任力素质”这个概念。麦克利兰博士认为决定未来绩效的并非是知识、经验、技能等传统上被人们看重的因素,反而是那些以前被人们忽视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之所以长时间被人们忽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们很难观察、也很难测量,这就像是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人们能够观察到的仅是海平面上面的那一小部分,隐藏在海平面下面的绝大部分只有潜入水面之下才能看到,根据物理学原理,这部分占到整个冰山体积的90%。人的素质也是一样,知识、技能、经验就像是露出海平面的冰山上部分,很容易观察、测量,而一个人的价值观、自我形象、特质、动机等素质因素就像是隐藏在海平面下面的冰山,它们很难观察,也很难测量,但恰恰就是这部分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优秀的绩效。
在我国,记不得从何时起,很多专家、学生、学生家长、甚至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对于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都有很多非议,认为正是这种传统的教育体制导致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充斥人才市场。尽管人们在指责现行教育体制时表现得毫不留情,但到了自己的身上,却毫不犹豫地犯着同样的错误,选人标准就是非常典型的实例。
目前多数企业在选人时考察的内容,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考察的重点都是应聘者知道什么、做过什么,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关注他们是否具备把事情做好的深层次素质。前文已经提到,衡量选人有效性的标准就是所选之人未来的绩效表现,而那些深层次的素质正是决定绩效的关键因素,因此,选人时考察的重点只能是应聘者是否具备这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