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要素核心地位的形成,往往是由其相对稀缺性决定的,因此核心生产要素既是社会竞争的焦点所在,也是社会竞争的结果,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历时数千年的农业经济时代,核心生产要素和财富的主要来源是土地,争夺土地成为农业经济时代发生战争的原由,封建地主、农场主甚至殖民主义国家就是在对土地的掠夺中发展起来的。到了工业经济时代,以货币和实物形态表达的资本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和财富的主要来源,社会竞争主要围绕资本展开。在工业化初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揭示出资本掠夺的残酷性。工业化中后期,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围绕资本的竞争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通过资本的输出和全球扩张,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本的周转和循环,进行资本的再生产。
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核心生产要素都是推动经济发展、体现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谁在核心生产要素方面掌握了主导权、控制权,谁就能在竞争中确立自己的优势和地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有这方面的深刻教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改革开放前,我国拒外资于国门之外,利用外资几乎为零,结果与发达国家工业化差距越拉越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针对经济建设资金不足的压力,大胆利用外资,最终实现了工业化跨越式发展,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到2000年,我国实际直接利用外资总额达到3500多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对人力资本进行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为什么经济学家那时开始重视人力资本呢?套用贝克的话,是物质资本的增长,只能够解释大多数国家收入增长的一个相对小部分,于是经济学家便将目光射向技术变革和人力资本上。
所谓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进行投资,包括学习、上学及在职培训等所形成的资本。很明显,人类获得知识、就业技能需要学习、需要投资。
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很明显,如果其它条件不变,一项活动所跨越的时间愈长,期间投资的回报率愈高。因此,人力资本的投资,越年轻越好。道理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因为一个18岁的年轻人,学习到一门知识和技能,应用的时间越长,他的投资回报越大。如果年纪大了才学习,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应用时间越短,他的投资到最后可能不划算。
同样,企业为什么倾向内部晋升员工,而不从外招聘呢?因为培养一个员工的专门知识,对企业来说,成本很昂贵。
因此,当一个人自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他可以衡量是接受通用知识还是专门知识。不同的选择,都对他就业和技术应用产生影响。对企业来说,雇主和雇员都共同分享企业专用投资所产生的“租值”(Rent)。在这个分享过程中,便有可能发生“机会主义”的行为。所谓机会主义行为包括偷懒、想不劳而获、攫取企业透过专用投资所产生的利润等。
在新经济环境中,由于计算机、互联网和生物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这些新投入因素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将生产力提升。同时,知识的变化非常迅速。因此,相比传统的机器、土地等生产要素对经济成长的贡献,便有需要重新思索。事实上,在今日的社会,人力资本对经济成长的影响更大。贝克估计,未来50年内,人力资本将是任何经济实体中最重要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