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联想收购IBMPC业务后,一家中国企业如何设计一种兼顾本土和国际行情的国际薪酬体系,一直受到人们关注。如今,杨元庆2175万港元的高薪再一次把公众视线聚集到联想集团的薪酬问题上。
“这样的收入在美国也不算低了,但我们内部员工的工资却比美国低多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联想集团员工说。联想集团虽然从收购IBMPC时就进行了薪酬的国际化调整,员工薪酬体系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但与国际化接轨的目标还没有实现。
高管率先与国际接轨
联想集团日前披露的年报显示,杨元庆2005财年的年薪为2175万港元,是前年度的424万港元的4倍多。联想集团董事及高薪人士的酬金,由前年度的1270万港元,升至去年度的1.75亿港元,激增12.8倍。杨元庆,以及公司先后的两位洋CEO领取了其中的绝大部分。很显然,联想高管的薪酬率先与国际化接了轨。
由于涉及商业机密,记者无从得知杨元庆等高管薪酬的具体构成比例。但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国际通行的CEO年薪是以底薪为基础,佣金很高,股票期权在工资构成中所占比例较大,鼓励薪水与业绩挂钩,毕竟管理层与业绩密切相关。但奇怪的是,联想第一季的利润跌了很多,杨元庆等高管的薪酬却并没有相应下浮。
联想收购IBMPC后,对国内员工的基薪和福利都有所调整和补充,比如增加年金、养老金、补充医疗保险。而对国际员工,基薪不降,但在激励上更兼顾挑战性和可实现性。
不久前,联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了其“企业年金”计划,联想是国内第一家推出“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在联想集团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裁乔健看来,“企业年金”计划不过是联想并购IBMPC之后多项薪酬调整计划中的一项。但比起高管薪酬的国际化速度,员工还是落后了许多。
员工薪酬国际化需要软着陆
联想认为,国际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联想收购IBMPC后,薪酬制度一直是个令人关注的话题,毕竟,双方的收入落差太大。据了解,联想的策略是原IBM员工薪酬在3年内(至2008年)不变。据原IBM员工透露:以基本工资计(不加奖金、员工福利与员工期权),IBM员工7倍于联想员工。
显然,要想实现公平,三年之内,联想必须完成两件事:一是制定一套完整的薪酬方案,这套方案既需要满足联想员工,也需满足原IBM员工;二是让联想集团现在两极分化的工资体系向新的薪酬方案平稳过渡。
联想集团表示,公司一直在努力,员工薪酬一体化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一位在联想工作多年的人力资源经理表示,薪酬国际化需要一个缓慢过程,联想采取的是“软着陆”方式,逐步过渡达成中国员工和海外员工薪酬政策和结构的一致性。目前,联想集团内部员工薪酬两极分化相当严重。
为联想集团制定全新薪酬体系的是韬睿咨询公司,其咨询师柴敏表示,薪酬国际化确实不能操之过急,“联想的薪酬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临时措施,在并购整合这一特殊期间的保留计划中体现;另一个就是在未来,全公司统一的薪酬系统。两套薪酬体系有一个过渡期。”
乔健也表示,收购前需要确认的是薪酬不会成为并购的风险因素,收购完成后需要确认的是,新的薪酬体系需要哪些技术细节实现。而这些技术细节包括两方面:一是薪酬体系本身的技术细节,二是两套薪酬体系平稳过渡的技术细节。
这些细节的实现都需要员工的配合,因此联想对与员工的沟通面谈非常重视,每次方案出来后,人力资源部门会就该方案跟各个团队成员沟通,同时还以电子版等各种形式去通知员工本人,并给员工一页纸的任务书,由员工本人签字确认。从而保证员工能够明确了解自己当前所做的任务与所得到奖金之间的关系。
乔健透露,联想薪酬调整的大方向是,在原联想薪酬体系上(或对原联想员工),增加固定工资比例,降低可变薪酬比例;在原IBM工资的体系上(或对原IBM员工),降低固定工资比例,增加可变工资比例。同时,逐步上调联想员工整体收入。最终,所有联想员工实现薪酬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