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理性的分析是企业家做出准确判断,应对挑战的一条终极大道。但是,企业家在很多时候应用商业灵感来对付这样一些事件。那么商业灵感来自于哪里呢?企业家怎么样才会形成商业灵感呢?在本文中,我将来揭示商业灵感的奥妙的。
更多的企业家是因为一种责任感的驱使,使他不停地思考经营上的问题,未来挑战的问题,产品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消费者的问题。那么,在这样一个思考的过程里面,带着这样的一些思考,带着这样的一些挑战,他不断地从事他的经营活动,而企业家的经营活动面之广,范围之大是企业内部其他的管理者所不能比拟的。从政界到商界,从文化到体育等等,这样一个大幅度的商业活动里面,他接触到了非常多非常多的信息。换言之,到他最后决策的时候,不是他看到了什么报告,不是他看到了什么信息,不是他看到了什么模型,而是他大脑残留有多少信息,多少与他即将要做的决策相关的信息。这样一些残留的信息的多与寡就决定了这个企业家在面临这个问题的挑战的时候,他能不能做出一个卓越的决策来,他能不能超越堆在他面前的这样一些信息,这样一些资料,做出一个更为睿智的,更为长远的决定。
这方面也许我们可以用宋城的黄巧灵作为一个例子。黄巧灵早先是在他没有建筑起他著名的宋城之前,事实上仅仅是个心怀梦想的一个普通人而已。那么,黄巧灵在某一次的参观博物馆的展览过程里发现了一个《清明上河图》。当时就被《清明上河图》的美给震惊了,立即他眼前浮现出来了把《清明上河图》建设成未来的一个商业城的这样一个梦想。那么,在很久之后,当黄巧灵看见一个乱石摊,乱石摊的远处是个乱坟岗的时候,就在这样一个荒芜的土地上面,他眼前立即浮现出来了未来建设完成之后的宋城的图象。因此,由他个人完成了宋城的设计。有趣的是,有许多家专业的设计单位也同时做了设计,最后还是黄巧灵的设计胜出来了。我们的问题是,黄巧灵为什么可以有一个《清明上河图》看到未来的宋城。然后,为什么可以从一个乱坟岗上看出未来修建之后的宋城。同样的这样一些商业灵感也许可以用华丽集团的汪历程来做一个比喻。
华立集团的汪历程素来就有大量的接触客户的习惯。那么他在某一次阅读内参的时候发现有一句话,重庆人民在建设三峡的过程中已经受了够多的牺牲了,中央不会让再他们做出太多的牺牲。凭着这样一句话,汪历程立即意识到重庆未来立即会成为一个热点。所以他提前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数年就介入到重庆开发当中。同样地,也是通过读书,和客户交谈,阅读,汪历程发现了一条信息,就是未来城乡电网必将会改造。所以先这个消息,城乡电网改造的消息出炉前三年介入到城乡电网改造这样一个事业里面。
也就是说,毕竟我们要承认,有一些企业家是凭着这样一些商业灵感在运作,而这些商业灵感的背后事实上是一些挑战在起着作用。只有这样一些挑战,压到企业家身上的担子越重,企业家在日常的经营活动当中,日常的交往过程当中,日常的接待客户、谈判过程当中,他的大脑就会分为两个层面。第一,直接做着与这次交往,谈判相关的事情,另外,他的潜在的,无意识地在搜集种种与他面对的挑战的相关信息。只有挑战越大,他的接触越大,才能够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残留信息库。这样一个残留信息库的形成几乎是不自觉的一种行为。
每当真实的信息切入到他的面前,每当挑战一个高难度的决策放到他的桌前的时候,这样一些残留的信息才会被激活,才会令他做出一个超绝的决策。那么也许就是商业灵感的由来。换言之,并不存在什么真正的商业灵感。只存在巨大压力下的责任感,因责任感而产生的无意中的资料的搜集,无意中的资料的存储,这些存储必将在某一天形成一个关联性,资料与资料,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帮助企业家在一个决策面前完成一次判断。
那么,在有了足够多的挑战以后,总裁还必将形成一种商业逻辑。这种商业逻辑 ,也就是说,总裁在面对不同的层面的挑战的时候,他会形成一些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如何在这样一些挑战之间,寻求一条均衡的路的一个想法,这个想法 ,朴素地说,这就是商业灵感。
如果把这样一个商业灵感表述出来,形成一些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如何运用内部资源,如何在运用内部资源应对未来的挑战,达成目标之间形成这样一个说法的话。我们就说,这个企业有了一个明确的商业逻辑,在企业有明确的商业逻辑之前,更多的这样一些朴素的商业逻辑,是藏在企业家的脑海当中,因压力而被激活,因他面对的信息,因他面对的资料的汇集而被激活,这就是企业面对的,因挑战而产生的商业灵感和商业逻辑,研究完这一切以后,必须回归到一个话题上来,既然企业家面临这样多的挑战,既然企业家要形成一个商业灵感,要形成一个商业逻辑。
(白万纲先生是上海华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及首席顾问。在他的率领下,团队先后研发出“四层级战略”、“内外部十四个战略”、“摧毁型战略”、“组织智商”、“成长管理”、“全景入模管理”、“分子公司远程曲线管理和SDA管理模式”等管理咨询方案,形成了完整的“思想库 ”。欢迎与作者白万纲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mars.bay@china-c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