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基层管理监督工作浅谈

   日期:2009-07-20     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    作者:覃勇    浏览:175    评论:0    
核心提示:  熟知中国管理习俗文化的人都知道,很多人都有一个毛病:只做领导安排和重视的事情,或是只做领导需要有回馈的事情。这个毛病对

  熟知中国管理习俗文化的人都知道,很多人都有一个毛病:只做领导安排和重视的事情,或是只做领导需要有回馈的事情。这个毛病对我们的基层管理工作来说可不是个好习惯,它会导致我们的管理流于形式,起不到好的管理效果。因此,我们在基层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就有必要想办法规避这种情况,更好地把基层员工管理好,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单位发挥更好的绩效。针对这种情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领导监督机制。

  因为我们的基层管理主要针对的是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所以我们所说的领导监督并不是监督领导,而是要求领导去监督好的第一线的工作人员,让他们严格执行基层管理规定和上级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领导监督也并非仅靠领导本人去进行监督,而是依靠领导来组织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使各种监督机制正常发挥作用,不流于形式,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

  要做好这项工作,以下几个要点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首先,既然是要搞好监督工作,就必须有一套完整且便于执行和操作的监督制度标准。这套制度标准应当做为单位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分割,做为执行好这套管理制度的重要保证。制定监督制度是既要考虑监督作用发挥的科学原理,又要结合单位的特点及工作特色来进行,以便于操作,具备可执行性,不出现明显的监督死角和漏洞,真正起到监督作用为原则,务求实效。

  其次,虽说是领导监督,是要求最后监督结果由领导去督促落实,由领导对监督结果负责,对问题的解决负责,要求领导对整个监督进行有效组织,对整个监督工作负责,进而对整个工作整个单位负责。因而监督形式便不仅仅是领导亲自监督这一项,还可以广泛利用服务对象监督、同事相互监督、制度监督、监督制度落实、原始台账监督、投诉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进行监督。

  第三,在监督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应当实事求是,搞清事实的实际情况,然后再进行有效的处理。要通过制度来规避打击报复行为,同是要兼顾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员工的个人基本权利的保障,不能为了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就置员工基本权利于不顾,置国家的法律于不顾,这不是真正有效的监督。用户的利益、员工的利益都必须通过制度来进行保障,而不能依靠个人去想办法争取,否则就会导致很多人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的结果,必须引起高度注意。

  第四,监督行为的长期有效进行是以监督结果的有效处理为基础的,所以对监督结果一定要进行及时、正确、有效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报相关人员,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而这个工作就必须要求领导来完成,同事及用户是无法完成的。

  第五,要经常检查所制定的监督制度措施是否还适应单位形势的发展,是否还有效运行,是否已经被“上对政策,下有对策”、“攻守同盟、利益同盟”所破解。

  ……

  监督工作是有效保障管理制度的有效运用与落实,应当对管理工作起到助力作用,绝不对出现阻碍管理工作有效运用的现象,管理对象所从事工作是主要的,监督只是为了保障这项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不能喧宾夺主,但它又是必不可少的,又是必须高度重视,是我们进行有效管理的保障。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基层管理监督工作浅谈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