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中都有这样一种人,工作效率高,工作质量好,一专多能,任劳任怨,老板喜欢,同事爱戴。公司里大事小情都爱找这样的人,部门里的苦活累活也都是这些人承担,美其名曰:能者多劳。
“能者们”往往刚开始感觉都特别好:在企业中,能够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是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升职加薪指日可待;
半年一年后,“能者们”开始苦不堪言:自己就像一个灭火器,哪里需要往哪冲;其他同事遇到不想做的、做不了的事情就往自己这里甩,碍于“能者”的名声又不好意思拒绝,结果别人加班自己加班,别人休假自己还是加班;
再过半年,“能者们”痛感“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大量各种类型的工作分散了精力,本职工作受到影响;工作做好了是应该的——“能者”嘛,做不好就要被议论——“这也叫能者?”升职加薪机会不多,工作多了总会犯错误,一不小心就要被人抓住小辫子,不如不揽那么多事情还安全一些。
于是,“能者们”开始隐藏自己的锋芒,推脱“份外”的工作,研究起政治的套路……一批又一批“能者”就这样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了。
小李(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谈谈销售人员的“非销售工作”》中的那个小李)由于业绩出色,很快被委任为片区销售经理,带着5个小兄弟负责某地市的市场。新官上任三把火,小李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积累的行业方案、市场分析传授给自己的兄弟,再加上为人义气,很得兄弟们拥戴,部门业绩也是飞速增长,成为公司内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酒饭之余,哥们经常开玩笑:“小李,当了分公司老总的时候,可别忘了兄弟们啊!”小李嘴上谦虚着,心里也对这一前景隐隐憧憬着。
小李自制的“营销宝典”已成为公司的标准销售培训课程,其他各地市分公司销售经理纷纷前来学习,离开以前,都不忘发出邀请:李总啊,你这套东西真好!到我们那里培训一下我们的业务员吧。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李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基本上有求必应,几乎每个周末都在各地市巡回演讲。
不久,原先总是眼高于顶的方案中心经理也频频请小李吃饭,方案中心部门聚餐更是千方百计要小李出席,酒酣耳热之余,方案中心从干部到员工都积极表态,要向小李学习。几顿饭下来,小李几乎成了半个方案中心经理,所有的公司标准方案都要请小李“斧正”。小李认为帮方案中心做好了方案,方便自己方便他人,这个额外的工作还是要认真对待的,于是对方案中心的每份方案都精心修改。
市场部的同事知道小李不仅自己采集数据有一套,而且他带的兵个个都是能手,他哪里的数据总是翔实准确,并且都是经过加工整合的,拿来就能用。所以每到经营分析会的时候,也不找别人了,唯小李部门的数据是瞻,后来干脆就委托小李给做经营分析报告了。
任何公司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所以所有部门的工作都要以小李这个一线干将为核心,于是,办公室负责的客户联谊会,小李要参加筹备;财务部要拟订年度预算,得小李先给“提点建议”;市场部各种产品方案、策划,大到区域市场营销策略,小到产品包装方案,都要小李“把把关”,甚至其他分公司市场部的方案在其老总的要求下,也要小李“看一看”……
渐渐地,小李的日程安排表上,“会议”、“内训课”、“方案审定”多了,“拜访客户”少了。小李自己也从“充满激情”慢慢变得“勉为其难”,但所有的同事们都在用充满信任与鼓励的眼神,拍着他的肩膀:“我看好你哦,能者多劳嘛。”
公司高层也很赏识这个能干的小伙子,“卓越经理”、“销售尖兵”、“最佳经理人”……荣誉称号一个不少,能戴上的都戴上了,每次评选先进的时候,小李总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选。可是,小李的职业之路,距离那个大家挂在嘴边的“分公司老总”似乎越来越远:
在小李的“义薄云天”下,分公司各部门的工作都十分出色,现任分公司老总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没有任何理由换人;
小李和他率领的销售团队是公司的一棵摇钱树,要是小李升职了,其他任何人任销售经理都不让人放心。
于是,小李就这样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如果仍然像现在这样,好人做到底,销售管理方面肯定被分散精力,眼前的出色业绩不知能维持多久;如果推掉一些事务,让其他部分的人各负其责,又要被人说“本位主义,没有全局观”,坐在销售经理的位子上,负着几个部门的职责,不仅没地方诉苦,还隐约得罪了一些人,只是因为自己今天还是个宝,那些人拿自己不能怎么样。但是就这样下去,两年、三年以后呢?
夜深人静,小李在书房里,听着贝多芬的《命运》,思考着自己的出路:
熬着,相信总有新的机会,上升到一个更大的平台;
推掉份外的事情,老老实实做一个“本位”的销售经理,“能者”称号不能当饭吃,多做几张单,拿着高额提成舒舒服服过日子;
跳槽,凭自己的资历、客户关系和经验,到个新公司谋求更高的岗位,但要重新熟悉新的产品和市场;
跟老板谈一谈,但是那样就等于逼自己分公司老总的宫;
…………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是小李,你将如何抉择?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总经理,你又将如何面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