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据说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最严峻的一年。主要原因是“供方”求职者增长、“求方”企业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紧急出手想办法帮助解决就业问题,给予种种政策支持,譬如笔者所在东莞市对对招收本地大学生就业的企业就予以相应奖励,鼓励企业招收大学生。也有不少“专家”对大学生就业支招,提出大学生要戒除焦虑心态,调整期望值,先就业后择业,不要单纯想到在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建议大学生加强情绪管理,调整失衡心态,积极面对考虑,笔者十分赞同专家之见。以前我们的大学培养出的学生“毕业就是人才”,但现在大学培养出的毕业生大不如从前,他们普遍在网络时代成长,缺少劳动教育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爱慕虚荣,渴望一夜成功,心态浮躁,求职时眼高手低,适应能力差,团队精神弱,工作时小事不愿意做,大做又做不来。在当前就业严峻情况下,的确应调整失衡心态,
求职应放开思路,不要局限于所学专业,这种观点笔者也是赞同的。专业是否对口,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事实上,约七成职场人所从事的工作和本专业基本不相关。而实践也证明,很多成功人士从事的工作都与其所学专业不存在直接关联。著有《成功要以复制》的“打工皇帝”唐骏其大学读的是北京邮电学院,但最终不是在电邮系统工作,而从事IT行业。他提出的成功“4+1法则”讲得非常好:智慧、机遇、勤奋、激情和成功。因此,大学生就业,只要是与自己专业相关、兴趣所在、能力所及的工作,都可以选择尝试,只要拥有智慧、机遇、勤奋、激情和成功,通过对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进入新兴行业,即使专业不对口,同样可以干出好业绩。
但笔者对“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很不认同,据说现在很多专家支持这种“骑驴找马”的新就业观。从文字上来讲,这就已经与专家们提出的要求大学生调整心态相矛盾。“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只能说是暂时降低期望值,而不是真正的调整失衡心态,最终对大学生和企业都存有不利。
首先,从大学生的角度讲,抱有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走上工作岗位,工作稳定性已经大打折扣,对企业的忠诚度与归属感在意识上已经淡化不少,工作时总是在思考如何“再择业”,敬业精神减少,工作专注度下降,同时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不利于个人长远发展。最后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一是成功“再择业”,浪费了先前“选就业”的时间;二是久未“再择业”,在工作岗位上未能创造出良好工作业绩,郁郁不得志,心态由积极逐渐变成消极,最后结出消极的果子。
其次,从企业的角度讲,企业并不希望录用持“先就业再择业”观点的大学生。因为录用之后,员工“身在曹营心在汉”,企业对员工进行了全方面的培训,但员工工作效率低下,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最后还可能“再择业”而离职,企业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这样的情况,笔者就有遇到。笔者所在的CS企业,属港商独资企业,塑胶模具行业,老板多年前从工厂所在地迁移至香港,有意支持家乡、建设家乡、扶持家乡,CS企业一直是与政府挂靠的本地大学生实业基地,在就业方面也一直对本地大学生给予支持。老板提出,本地大学生只要心态良好,拥有上进精神,原则上我们都予以录用,只是根据员工性格、兴趣爱好、特长、所学专业等分配在不同的岗位工作。在面试过程中,笔者作为招聘官问,为什么选择模具行业,有部分求职的大学生就直接地讲,因为找不到工作,所以先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甚至连模具行业最基本的知识都不了解。笔者进一步询问,如果工作中发现有更合适的工作(如大学学的是会计专业持有会计证,现在应聘的普通文职),譬如发现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机会,会不会考虑离职另谋发展?他们很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会”。也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能够“骗过”我们,口口声声坚持自己对这个行业很有兴趣也有信心,不是“骑驴找马”的心态,可是入职试用期未满就提出辞职,原因是“另谋发展”。笔者也曾通过公司注册的招聘帐号查找在职员工的简历更新情况,发现有些新入职的大学生每天都在招聘求职网站上更新简历,也就是说在职的大学生们天天下班后在网上寻找有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随时准备“再择业”。试想,这样的员工,这样的心态,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还会选用并培养他们吗?值得选、育、用、留吗?
我想,反对“先就业再择业”观点,这样的声音应该不是笔者一人,而是来自所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
雷在强,某企业人力资源经理 电邮:dghr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