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机构和资本卷入了由美国次级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之中,中国经济也不能独善其身。那么,此次危机将会给国内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做好怎样的战略应对?又该如何转“危”为“机”?
嘉宾简介
张建国
中华英才网总裁,中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曾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副总裁。之后,在美国麻省大学进修人力资源管理。回国后,先后在益华时代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及华夏基石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出任总经理。
张连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执行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王璞
北京大学首届工商管理硕士,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合伙人,教授,中国著名管理专家、中国人力资源专家库评委暨首批专家。兼任团中央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多家协会领导职务。
经济周期:偶然之中有必然
次贷只是导火索
张建国:当“金融海啸”席卷而来,作为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也步入了萧瑟的初冬。一方面,从国内经济发展规律来看,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增速减缓,今年GDP增速从第一季度的10.6%下滑到第三季度的9%,经济下滑的趋势比较明显;另一方面,从全球经济形势来看,随着全球贸易萎缩,中国的出口贸易也遭受着巨大冲击,进而累及国内整体经济的增长,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增速回落4.8%,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2%。目前,企业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未来走势感到很迷茫,相应地,在运营决策方面也很被动。今天我们邀请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连城教授和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合伙人王璞先生,一起来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和企业生存发展等现实问题。
王璞:作为一个经常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出谋划策的个体,我在日常工作中对目前企业的生存环境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大家普遍感觉不管是企业危机,还是经济下滑,总的来说今年很明显地已经进入了拐点。有一系列现象可以佐证这一点:比如,珠江三角洲等农民工比较密集的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返乡潮,这说明经济的衰退带来了很多人的失业。再如,很多地区耗电量的大幅下滑,也说明了工厂开工不足。另外,从政府的政策导向上来看,从上半年的双控(控增长、控通胀),发展到下半年的一保一控(保增长,控通胀),再到现在的十大措施重拳出击,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些都明显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张建国:谈到这次金融危机,有人很夸张地说这比上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还要严重。那么中国这次的经济下滑,到底是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还是我们自身经济发展的规律也在起作用?
张连城:此次危机的影响力度确实非同寻常,它不仅仅是美国或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问题,更是中国自身必须解决的问题。从中美两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来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而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且中国近几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说是最大的,所以这两个国家的经济一旦同时出现了问题,就会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从经济运行的周期来看,美国经济周期的平均长度是8.5年左右,中国经济周期的平均长度是9.5年左右。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和美国经济从周期的波峰向下调整的拐点在时间上从来没有重合过,基本上都错开了;但不幸的是,在本轮经济周期中,中国和美国的经济都在2008年进入了收缩期,一起掉头向下,形成了经济运行的拐点,如此一来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可想而知。例如澳大利亚、巴西作为中国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由于中国经济收缩,对铁矿石的需求大幅下降,因此这两个国家的铁矿石即使大幅调低价格,仍会面对严重滞销的困境,在此情况下,这两国的矿山就必须减产甚至停产,工人就会面临失业的威胁,中国的其他原材料供应国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所以,此次危机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并非危言耸听。
张建国:从张教授的分析可以看出,首先,美国的次贷危机应该说只是一个导火索,它促发并加重了经济危机,换句话说,即便没有发生次贷危机,也会在这个时间段发生经济的下滑。其次,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危机凑巧产生了共震现象,这也加重了经济下滑的深度和力度。
张连城:您的理解非常到位,事实上就是这么回事,次贷危机只是一个诱发因素,而次贷本身之所以会爆发资金链条的断裂,首要原因是美国经济就要掉头向下了,这是经济周期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比如,从1992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到2000年,是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美国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甚至乐观地说“我们有可能熨平经济周期”。但从2000年第四季度开始,经济就开始掉头向下,2001年进入衰退期。就连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也感叹:“我们无法熨平经济周期,因为我们无法改变人们的心理法则。”其次,本次经济危机以次贷危机的形式爆发,与美国金融系统的缺陷有关,在过去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几年中,美国政府一直没有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有效的监控,主张一切都走市场化的道路。
谷底还会有多深?
张建国:其实关于经济周期,很多企业界的管理者也许并不十分了解,下面就请张教授再详细阐述一下中国的经济周期吧。
张连城:在理论界,国内研究经济周期的有两类学者,一类是对经济周期的理论模型进行研究,另一类是对经济周期进行应用性研究,就是研究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我是从1984年开始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周期进行关注的,主要侧重于应用研究。现在很多学者试图用数学模型来解释经济危机,但我认为那是不太可能的。比如美国的学者虽然建立了很多关于经济周期的数学模型,但对这次金融危机的到来,哪个模型也没能预测到并给予充分的解释,更没预测到它会严峻到能够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的走势。由此看来,对经济周期进行实证分析和经验研究,似乎更具有现实意义。
纵观中国经济发展,从1978年到2007年的近三十年中,经济周期的平均长度约为9~10年,其运行曲线如图1所示。从图中不难看出,若按波峰年计算,从1978年到2007年的29年中,共完成了3个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是9.67年,若按波谷年计算并且假定2009年是谷底,那么从1981年到2009年的28年中也完成了3个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是9.33年。1999年中国经济完成了上一轮周期的筑底之后,从2000年开始进入复苏阶段,2003年以后进入繁荣阶段,经济从冷到热,再到过热,到2007年已经持续了8年的扩张期,资源的短缺和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相对缩小,不可能再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了。因此我在去年六月份就写文章表达了这样的观点:2007年一定是中国经济的波峰年,2008年将成为一个掉头向下进入收缩期的拐点。
王璞:那么这次经济周期的特点与以往几个周期有什么不同呢?
张连城:可以说,中国本轮经济周期和前几轮经济周期最大的不同其实就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不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存在着一种独有的机制和力量,它能迅速将整个经济从波谷推向波峰,这大约只需2~3年时间,但要把过热的经济压下来却需要较长时间,一般得6年左右;而市场经济正好相反,市场经济中的某种力量和机制会导致经济扩张期较长而收缩期较短的情况出现,通常需要7年左右才能把经济从波谷推向波峰,而从波峰到波谷的收缩期却很短,一般只需要1~2年。例如长期以来,美国经济收缩期平均只有11个月,而扩张期却长达七八年。
虽然我国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从1978年开始的,但真正具有实质意义的市场化改革应当说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价格改革,而从理论上确立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则始于1992 年。这就是说,中国真正迈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实际上是20 世纪90 年代以后的事情。因此,从1999年以后出现的最近一轮的经济周期,则出现了与以前相反的特征,即扩张期较长,收缩期较短。经济从处于波谷的1999年运行到波峰的2007年,已经长达8年的时间,可以预期,与此相对应的是,本轮经济周期的收缩期将会大为缩短。我认为,经济的下滑还会持续,到明年,也就是2009年,可能是这一轮经济周期的谷底。
张建国:那么,下滑的幅度您预计会有多大呢?
张连城:下滑的幅度可能不会太大,底部也不会太深。我个人认为,年度经济增长率如果能保持在8.5%是比较好的,8%也勉强可以接受,但如果低于8%,将是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无法承受的。
张建国:我们知道,美国正常情况下的经济增长率只有2%~3%,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必须保持在8%以上呢?
张连城:中国和美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在增长率上没有可比性。中国正处在经济规模较小,但经济增长率较高的阶段,而美国则处于经济规模较大,但经济增长率较低的阶段。我认为,中国正常的经济增长率应该保持在9.5%左右,只有保持这样一个增长率,才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实现充分就业。中国经济底子薄,基础差,若按照汇率折算,美国经济是中国经济的7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美国的经济也是中国经济的近两倍。这意味着美国经济要增长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中国经济增长七个点或两个点。另外,从安排就业来看,中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容纳四百万人就业,一旦中国的GDP增长率从 12%跌到8%,就意味着会有近1600万人失业。有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全国就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随之带来的失业问题可想而知。因此,明年8%以上的经济增长率是必须要保证的。
坚定信心迎曙光
张建国:从刚才的分析来看,似乎我们不需要为这次经济下滑感到过分担忧,毕竟这也是经济发展自身的必然规律,而且收缩的期间不会太久,力度也不会太大;但这种分析是否过于乐观了呢?
张连城:去年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我持悲观谨慎态度,一直告诫政府和企业,须警惕过热的经济会掉头向下。但今年我是相对乐观的。其实无论是从客观还是主观条件来看,我们都不应该太悲观。中国不仅有20万亿居民储蓄存款,还有2万亿国家外汇储备,这是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特别是购买国债的经济基础,这就是客观条件,即经济实力。主观条件是目前政府对宏观经济认识比较到位,并且肯花钱去扩张经济,这样一来,8%或8.5%的目标经济增长率就能够保得住。
另外,今年7月份,我在一篇文章中作了一个从1978年到2007年的“产出-通胀环路图”(见图2),来试图解释为什么本次危机哪怕是出现滞涨也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趋势。
图中纵轴是以CPI表示的通货膨胀率,横轴是经济增长率。把各年的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的组合点绘制在坐标上,就可以得到一个散点图,再把图中的点连接起来,就是带有箭头的曲线。从曲线的运动规律可以看出,尽管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是不断变化的,但总是围绕长期增长趋势线逆时针方向旋转,规律性非常明显。例如,图中显示,在2007年,经济增长率为11.9%,通胀率为4.8%,按照经济运行规律,2008年的产出-通胀组合点将在2007年产出-通胀组合点的基础上向左上方移动,这意味着增长率下降,但通胀率会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滞涨。我认为,2009年则会在2008年的基础上向左下方移动,意味着经济增长率继续下降,但通胀率也会下降。当2009年筑底成功以后,2010年的产出-通胀组合点则会在2009年的基础上向右侧移动,这意味着新一轮的经济扩张开始。可见,今明两年的经济下滑只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一个阶段而已,是一种正常的波动,这种波动或者人们所说的危机不会改变坐标中垂直的长期增长趋势线,这条趋势线代表着9.5%的经济增长率。实际上,只要这条趋势线不向左移动,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就不会终结。而决定趋势线变化的因素是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生产要素的效率(包括技术进步、知识积累、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制度安排和创新。从目前来看,上述决定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三大因素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在未来可预见的至少10~20年中,中国的长期增长趋势都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其实美国的经济也是这样。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悲观的?
王璞:我也觉得现在不是盲目悲观的时候,毕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没有东西方两大阵营了,没有互相拆台了,各国政府都史无前例地携起手来,步调一致地研究具体措施来应对这次危机,这首先给人们一种信心,一种齐心协力恢复经济的信心。相信只要信心在,一切都不是难题。
另外,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诱因是处于崩溃边缘的美国虚拟经济,在虚拟经济的影响下,导致美国乃至全世界实体经济也在风雨中飘摇。但回到中国这个关注点上,我们不难发现,长期以来的商业银行改制让中国的虚拟经济更加稳固,极大降低了中国经济市场内部可能引发的破坏力,也就是说我国内部的经济基本面还是不错的。
还有,经济周期的规律是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政府调节宏观经济的原则就是“ 削峰填谷”,稳定发展,既不让经济过热,也不让经济过冷。从这三十年的经济走势可以看出,前两次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5.2%、3.8%,而到了1999年通过发行 6000多亿元国债,使经济发展维持在7.6%。而对于这次的危机,政府更是史无前例地承诺拿出4万亿元,通过加大基础建设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方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张连城:是的,尽管这十大利好及4万亿资金的落实,并不会让股市、房市和整体经济马上就掉头向上,但其带动作用确实不可小视,尤其是它对经济扩张的刺激作用是相当大的。所以,虽然此次危机来势凶猛,但从政府、企业到居民,所有人都不应丧失信心,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这次危机。其实,所谓的危机不过是一次非常正常的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只不过是这一次波动来得快一点,严重一些,调整得普遍一点罢了。
企业战略:借机调整是上策
中国经济传统优势不再
张建国:尽管我们从宏观经济规律的视角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前途仍是一片光明,但是,外部环境的巨变必然会影响中国经济,因此中国的企业此时难免会有这样的感受:如今国际市场的外需大幅萎缩了,股市走低和世界经济动荡下的内需也显得不那么足,向来超低的生产成本一去不复返,一切好像都在悄悄改变。似乎过去中国民营企业家,特别是东莞地区的企业家赖以成功的因素不再具备,此时企业必须转型,经营理念也必须改变。
王璞:其实东莞只是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代名词,但并不意味着所有这一类型的企业都在东莞,实际上内地也有大批这样的企业。可以说,它们是第一批感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寒意的中国企业。
张建国:坦白说,中国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基本上是靠过度的资源消耗和廉价劳动力得以实现的,但这只能为企业的发展赚得第一桶金,要想依靠这种经营模式和理念推动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前进是不现实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很大提高,国家经济缺乏内需动力的重要原因。
张连城:有一句顺口溜这样说:“张家有钱一千万,邻居九个穷光蛋,平均收入一计算,各个都是张百万”,所以即便从统计数字上看居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实际上贫富差距很大,广大的底层老百姓的购买力仍然不足。
号准经济周期的脉动
张建国:在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处于波谷的大背景下,企业不能被动等待过冬,而应该主动发现机会,具有智慧和战略地思考和调整自己,转“危”为“机”。从企业发展战略上来看,企业该怎样做呢?
张连城:其实这也是经济周期应用性研究的目的之一。对宏观经济周期的研究,应着眼于微观,就是要分析周期的不同阶段会对不同的企业产生怎样的影响,企业应当如何根据经济周期的规律进行战略性决策和调整,如何采取适当手段规避经济周期中的风险等。可以说,再精明的企业家,若不懂宏观经济规律,总有一天会成为经济周期的牺牲品。例如,我有一个在美国搞有色金属国际贸易的朋友,前段时间问我还能不能继续做铜的国际贸易?我说能做,但要谨慎,因为经济已经在掉头往下走了。具体的策略应当是,如果有买主,就按当时的市场价格签订协议;但面对国际供货商,例如智利等国家的出口商,绝对不要和他们按当时的价格签订供货协议,因为国际铜价处在下跌趋势中。最近这个朋友回到国内跟我说,铜的价格从年初到现在已经跌去了 70%,庆幸自己当时没跟国外供货商签订进口协议,否则将血本无归。
张建国:请问什么样的行业对经济周期反应最敏锐,受影响最大呢?
张连城:从理论上说,最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应该是那些与经济周期相关度较高的行业以及收入弹性较大的企业。例如电力、冶金、有色金属、钢铁、矿山、铁路货运、建筑材料、能源、证券、房地产等等,这些行业都会紧随着整个宏观经济的扩张和收缩而发生周期性变化。
王璞:目前,不管是经营实体企业,还是投资金融产品,很多企业都很关心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该收手。也就是说企业如何根据经济周期来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呢?
张连城:这其实主要是企业应该选择何时进行扩张的问题。有人会说经济谷底是企业扩张的最好时机,但事实上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在经济谷底进行扩张其实存在两大缺陷:第一,经济何时到达谷底其实是无法被准确预测到的,通常只有事后才知道,因此存在巨大风险。如果你认为今年到底了,于是就开始着手扩张、投资、并购企业,万一明年经济持续疲软呢?那时你的投资就会被套住;第二,经济向下调整时,往往物价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从利率到CPI、PPI一般不可能达到最低点,因此此时投资的成本必然较高。
那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扩张呢?我认为是已经确认经济见底,并开始缓慢复苏时再扩张,这才是最佳扩张时机。因为,一方面,底部已过,风险较小;另一方面,复苏期的物价水平都相对较低,因而投资成本也较低;而且在复苏期开始投资,等到产品生产出来上市时,正好可以赶上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根本无需为产品或服务的销路发愁,并且还可以卖出个好价钱,例如房地产企业如果选择在2003年前后进行投资就会收到这样的效果。当然,不同的行业或企业应当具有不同的时机选择点。
反过来说,当2007年离我们最近的一个中国经济波峰过去之后,企业目前又该做出怎样的战略抉择呢?我认为,当经济已见波峰或者刚刚开始收缩的时候,企业应该减少存货,回笼现金,同时避免再大批购进生产资料,此外还要收紧人才的入口,避免人员过度膨胀,甚至还应当适当裁员。
张建国:张教授主张在经济已经到达谷底并开始慢慢复苏时开始扩张,但是,该怎样判断这个时机呢?需要重点关注哪些要素和指标?
张连城:从经验上看,当产品价格下滑趋势止步,不景气的企业倒闭或破产的浪潮已经过去,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开始增强时,似乎就可以看到经济谷底了。但是要说经济究竟到没到底?可以参考的指标和数据相对较多,一些由权威机构公布的、描述宏观经济形势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例如钢铁生产指数、铁路货运量、发电量等等;一些诸如普通股票指数、GDP增长率等具有先导性的指标数据都具有参考意义。一般来说,我认为判断整个宏观经济是否已经见底,有三个条件必须具备:第一是企业的过剩存货是否已经被基本消耗掉;第二是看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调整;第三是看企业是否进行了固定资产更新(这是任何一个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从而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如果这些信号都陆续出现,就说明宏观经济可能会很快复苏。实际上,经济收缩的核心就是调整。
今明两年企业能做什么
张建国:不管从指标数据看,还是根据张教授的三个条件分析,针对中国目前的形势,中国整体经济复苏还需一段时间,那么在这段经济萧条的阶段,企业都能干些什么呢?
张连城:我认为在今明两年,企业可以把生产和管理目标锁定在这样五个方面:第一,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包括产品升级和结构优化;第二,重组、购并,收集对组织未来有用的企业资源;第三,利用政府新出台的企业更新设备不纳增值税的改革政策,积极进行设备更新改造;第四,做好人力资本积累,特别是在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的核心人才方面;第五,等待时机,做好扩张的各项准备。可以说,此时正是企业储备能量的好时机。
张建国:那么,在落实微观层面的企业调整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张连城:这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锁定未来经济扩张过程中那些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行业,然后再投资生产,做到有的放矢。例如,1998、1999年的经济萧条就结束了传统彩电业的辉煌历史,在整个家电行业的调整过程中,精明的企业家就不会再选择在传统的彩电行业扩大生产规模,那些将扩张焦点放在数码技术等科技含量更高的产品的企业,或者把液晶电视的生产作为调整产品的企业,或者把资金转入房地产开发的企业,都是上一轮扩张期的大赢家。
第二,即使经济萧条也有很多机会,因此既要看准机会,又要大胆抓住机遇。例如现在食品安全成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大问题,谁能抓准这个机会,推出安全、绿色的食品品牌,谁就是下一轮经济周期中的领先者。
第三,多元化经营,规避行业周期性风险。例如房地产业作为与经济周期高度相关且收入弹性较高的行业,必定也存在扩张期和收缩期。赶上扩张的时候企业面对的是红红火火的市场,利润丰厚,遇上收缩期的时候企业就只能冬眠,甚至还有倒闭的风险。由此可见,单一做房地产的风险会很大。但是如果这类企业在收缩期时实行产品结构调整,跳出房地产业,谋求多元化发展,进入一些与经济周期相关性较低或收入弹性较低的行业,比如说农业,就可以规避经济周期的风险。
王璞:纵观中国这20年的发展,1988年~1998年是家电行业的时代,1999年~2007年是房地产的时代,下一个时代会是什么行业?我个人感觉农业大有可为,我很看好像美国那样城乡一体化的大农场的感觉,农产品既可以是具有高附加值的优良产品,也可以是价格低廉,但产销量非常稳定的产品。这也是顺应并把握国家对农业予以扶持的大政方针,其实包括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政策和现在救市的十大措施中都有支持农业发展的倾向性政策。
HR策略:修炼内功须主动
盲目裁员与被动“猫冬”
张建国:作为一家以招聘服务业务为主的企业,中华英才网对企业招聘需求的感觉相当敏锐。在当前情况下,部分企业发展受阻,显然不会再招聘人才;但还有一些公司处于观望状态,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不知道整个经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度过金融危机,因此人才储备也停滞不前;当然也有一些经济基础薄弱的企业已经到了生死挣扎的边缘,一边缩减业务,一边裁员降低人力成本,消极应对危机。
王璞:回到企业经营生产的根源上看,作为一个经济活动主体,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企业首先要活下来,其次才能谈发展,这也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大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发展拼的就是怎样比竞争对手能够活得长一些,哪怕就多出一天。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需萎缩和紧缩性信贷市场,那些已经在生死线上挣扎的企业,可能就需要依靠大幅裁员,降低人力成本才能生存下来。但是如果你不是处在这样一种生死存亡的处境下,那就不能盲目裁员,甚至还需要扩大关键人才队伍。
张连城:客观来说,此时对人才的调整非常必要,但这不是说要拥护裁员,裁员会给许多家庭带来痛苦。然而,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必须明白,此时正是裁掉那些与企业未来发展不适应、绩效较低、拖累企业发展的员工的好时机。
张建国:目前也有很多企业家和高管们有“猫冬”的想法,或者是鸵鸟心态,认为面对这样一个经济严冬,只要自己裹好被子躲起来,什么都不做,就能安全度过危机。但事实上,这样的想法是相当危险的,要知道你“猫冬”的时候,你的竞争对手可能却在审时度势,不断优化、调整,为击倒你做着充分的准备。
张连城:虽然今天中国的经济确实是在经历着从波峰到波谷的下滑,但从客观经济运行规律来看,这也未必是件坏事。波动变化是所有事物的发展规律,必须看到,整个经济的增长以及整体经济结构的升级优化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断波动的过程中前进的;而衰退和萧条最大的好处就是通过人的力量,通过政府及组织的行为对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进行纠错,其核心作用就是调整和优化宏观及微观经济结构,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技术装备调整等各个方面,一旦调整结束,那些活下来的企业和组织将积聚起更大的能量,从而必将推动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
王璞:刚才张教授介绍的应对经济下滑的五点我深有体会:从产品结构来看,我们咨询公司的产品就是服务。原来经济很景气的时候,我们的合伙人什么行业的项目都可以做,什么专题的项目也都可以做;但以后的竞争可能是专业化竞争,只有把一个领域或专业吃透了,未来才更有竞争力。所以,这要求我们必须得按行业和专业划分人才队伍,尽管我们过去也这样分了,但由于项目多,业务好做,大家都忙着挣钱,他不听你的,你要是硬推就会影响业绩。但现在,经济收缩,业务量减少,我觉得这正是个好机会,就硬性地规定新来的人只能选一个中心去做。这就是产品结构的调整。另外,经济形势好时,企业花钱大手大脚,对服务要求不高,而且咨询公司也忙得来不及进行产品研发,更来不及做消费者满意度调查,而这都不利于提升咨询公司服务的品质和竞争力,但现在就有机会做了。做好这些,也是产品结构的调整。
养兵千日待用兵一时
张建国:最近我在同潍柴动力的工作接触中,发现潍柴动力正在利用这一经济不景气的阶段积极引进人才,他们认为此阶段正是以合理的价格,从竞争对手那里吸引人才的最佳时机,无论是有工作经验的骨干人才还是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招聘竞争都没有先前那样激烈。同时,公司也可以利用等待经济复苏的时间,系统、细致地培育后备人才,为日后的扩张周期做准备。
王璞:换句话说,虽然危机来临,若企业所属行业整体状况良好,不存在生死存亡的问题,那么企业之间比拼的就是谁比谁活得更好。完全不必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大环境担忧,而应该把组织的关注焦点放在调整和苦练内功上。不仅要为企业长远发展积极调整战略和产品方向,进行人员的储备、调整和安排,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具有很强吸引力的引才留才机制。我认为实际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与机制之间的咬合和配套,利用这个机会调整机制后,打开通道不断往里拢人,并加大人才内部培养,这样核心竞争力就建立了。
比如我们北大纵横下一步计划打开各种通道,将目前的56位合伙人,增加到108位。毕竟如果经济持续低迷,原材料在未来两年还会降价,只要你有资金,到时候再买也不迟;而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错过国际经济动荡、人才价格下降的良机,出再多的钱也未必能招到适合的人。再比如,今年10月1日起,我们给那些收入最少的30%的员工普遍调增500元基本工资,目的是通过薪资水平的调整,稳住员工的心。另外,我们加大了培训力度,用内部发展空间和机会抵御外部竞争企业金钱的引诱。还有,我们开始调整和完善对人才的考核评价机制,过去业务忙时是业绩激励性的考核机制,现在业务量下来了,就要往能力导向方面倾斜。
张连城:我认为2010~2013年必定是中国企业扩张的好时机,而现在企业的任务是积蓄力量,如果现在不是积极地有计划地调整产品结构,更新设备,培育和引进人才,就很可能在“用兵一时”的扩张期到来之际失去战机,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张建国:可见,目前虽然发生着经济危机,但此时更是一个鞭策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调整、行动、改变的好时机,在别的企业还在不知所措时,如果你已经早先一步行动起来,就把握住了更多在乱中取胜的先机。
后记
2008年,世界经济进入了衰退期,企业正面临着严冬的考验。但经济的向下调整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高增长的趋势,因此,企业应当抓住当前的机遇,积极调整,积聚力量,为新一轮扩张期的到来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HR经理人版)”。否则视为侵权,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