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企业家人格与组织灵魂

   日期:2009-04-17     来源:《中外管理》    浏览:222    评论:0    

  企业家人格与“组织灵魂”

  漫谈“欲望管理”之三

  文?/?李?靖

  传说,有一次苏东坡与佛印禅师一起打坐。苏东坡自觉修行甚高,坐姿优美,便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回答:“像尊佛。”苏东坡很高兴。

  佛印也好奇地问苏东坡:“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看看胖胖的、穿着黄袍的佛印,得意忘形地开玩笑说:“你像堆牛粪。”

  苏东坡回家后把经过告诉苏小妹,炫耀说赢了佛印一回。

  苏小妹说:“你这回输得很惨呢。”苏东坡忙问为什么。苏小妹说:“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尊佛。你心中有牛粪,所以看佛印像堆牛粪!”

  这故事虽然是虚构,但说明了一个真实:在一个人眼里别人的样子,其实是自己的一套现成的自检系统——看来看去,原来看的是自己!

  管理者如果能擅用这套自检系统,对企业的成长也善莫大焉。

  管理者看身边人像什么,以及相应如何待人,决定着企业团队之间如何相待。企业内部无论是什么样的制度、管理模式,其实最后都是管理者人格的外化。用《亮剑》里李云龙的话来说,一个部队的军魂取决于它的“军事首长”,他们“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逝,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

  可以说,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其实就是管理者待人方式的企业化。

  “人”的问题,在“人”之外

  最近笔者看了看电视剧《康熙大帝》,为精彩情节拍案叫好之时,也深为其中的政治智慧所折服,除鳌拜、平三藩,围绕皇权的博弈真可谓把传统管理者“驭人”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但事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虽然康熙堪称“千古一帝”,但就在康熙除这除那,尽展东方驭人智慧时,正好是西方完成第一波近代化崛起,而且通过科技突破酝酿下一波工业革命之时。甚至在康熙去世的时候,西方的工业革命已经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辉煌的东方世界,在当时的悲剧基因就是:纵然拥有高人一等的驭人智慧,但是这种斗争里最急切的事情,却并非创造价值!权力之争才是主线——仍然是传统的酱缸式斗争。而康熙去世才一百多年,中国就开始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整个酱缸都被打翻了。

  现在很多管理者向传统智慧学经营管理,推崇某些“国学大师”,这虽有必要的一面,但其中明显缺乏现代企业精神的糟粕,却不得不防。

  与这类“传统智慧”相对应,近几十年来,反而一位专事“灵魂工程”、从事教育改革的中学语文老师魏书生,却提出了另一个鲜明的口号:“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这种精神的一大特色是,把人纳入事情来考虑。处人的同时,始终围绕着一起把事做大、把蛋糕做大这个目标。由此,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而且还解放了人的心灵。

  可以说,“人”的问题不在“人”之内,而在“人”之外也!

  “多琢磨事,少琢磨人”,也是让管理者成为“空船”之道——许多人一起做事情,就如同大量的船只聚集在一起,其中难免有碰撞,如果是艘“空船”,即使碰到了其他船,别的船也不会有特别反应;相反,如果船上“明明有人”而撞到其他船,则其他船上的人必然格外介意。

  “空船”之道,反而会大大提高管理者效率,减少自己的负担。“两岸猿声啼不住,‘空舟’已过万重山”!

  “人”之内的忠恕功夫

  而就“人”之内的事情而言,该如何处理?

  这方面,中国哲学史大家冯友兰先生非常推崇“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及“忠恕之道”的做法,团队里“和而不同”是目标,而“忠恕之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则是管理者的着力点。

  既有“己之所欲,亦施于人”的忠,又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这全然是从管理者对自身欲望的体验出发,双管齐下。

  《菜根谭》里有一句话,一直对笔者有很大启发:“不恶小人,礼待君子”,其阐释意为:“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对管理者确实如此,对令人厌烦的人(未必是传统意义的小人),首先要战而胜之的其实是自己的厌恶,能否“不恶”往往是关键。“不恶”然后展开有益的处理,才是问题解决的最佳“路线图”。而最好也是最理想的解决,就是把“不恶”进行到底,化敌为友,这真正是“完胜”之局。

  “不恶小人”,其实是一种宽容。早年笔者曾经一头雾水地把一本名为《学会宽容》的书看完,却仍不大明白为什么要宽容,后来费了半天劲归纳出一句话出来——为什么宽容?因为如果能忍受住让自己难受的东西,那么老天爷必在后面给你以丰厚的奖励!这或者是事情本身的转机(出现转机的几率往往与宽容的程度成正比),或者是对自己的超越和成长。恐怕这也就是老话中的“吃亏是福”吧,怕的其实反而是不吃亏——占小便宜定吃大亏。

  要知道,对管理者而言,除了行政权力赋予的地位之外,其“自然地位”是众人对他负有“债务感”的总和。

  超越“面子问题”

  美国兰德公司曾对中国人个性特征做过一个报告,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人普遍不懂得如何为了个人和社会的福址去进行富有成效的生活。潜意识里,中国人视他们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知。这样一来,一个人就会对‘保有面子’这样微不足道的欲望感到满足。”

  此说也许有失偏颇,但面子问题确实是谈“人”的问题中所无法绕过的。以至于老舍先生曾专门写过同名的一出话剧。

  这方面,笔者对一个犹太人的话有很深印象:“我们犹太人对八面玲珑的人以及很会交际的人不大欣赏,我们甚至会怀疑这种人因为是缺乏才能而特意在交际上用功夫,好补救他在能力上的不足。所以犹太人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学问、知识、能力。至于人缘不好,常常和人发生争吵,这算不了什么。相反的,某些总是笑脸相迎的人大多是头脑空空的。”

  确实,若太注意“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知”,那真的离头脑空空不远了。

  真正的“面子”是什么?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子了。但是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但是,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时,那些不认可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高自尊之道,是通过专注于成长,实现对环境的超越——在自己眼里觉得自己有面子,才是真有面子。面子绝非在他人眼中!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企业家人格与组织灵魂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