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金融危机冲击"金砖四国"

   日期:2009-02-18     来源:第一财经    浏览:187    评论:0    
核心提示:“受到卢布贬值的影响,购买外汇更赚钱,而不是把你的卢布用于业务上的资金周转、支付员工工资和生意上的交易对手。最近几个季度

  俄罗斯:经济已“硬着陆”

  “受到卢布贬值的影响,购买外汇更赚钱,而不是把你的卢布用于业务上的资金周转、支付员工工资和生意上的交易对手。但是,你自然的、最主要的经济活动却停滞了”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双重夹击下,曾经一度高速发展的俄罗斯经济已经“硬着陆”,各项经济指标日益恶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卢布大幅贬值,通胀居高不下,大量外资撤离,信贷市场紧缩,这些都让俄罗斯经济在2009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俄罗斯最大的商业日报Vedomosti本周一引述政府和中央银行高层的话称,金融危机将在2009年达到顶峰,工业在今年前三季度之后才可能重新启动,而整体经济则要三年以后才能恢复。

  削减财政预算

  俄罗斯的财政预算是按照石油价格为基础制订的,当原油从先前预计的95美元/桶下跌至目前41美元/桶的水平,俄政府近日调整了其2009年的财政预算。

  上周五,财政部长Alexei Kudrin在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发言时指出,俄罗斯 2009的财政收入将减少40%至4.4万亿卢布(约合1240亿美元)。“油价的暴跌将使得我们的出口收入从4690亿美元下降到2690亿美元。进口将减少500亿美元,资本外逃达到1110亿美元,通胀在13%以上。” Kudrin说。

  卢布贬值

  为了支撑不断贬值的卢布,俄罗斯抛售了大量的美元。据《今日俄罗斯》(Russia Today)报道,仅在1月12日至16日一周的时间内,该国央行就耗费了303亿美元来防止卢布进一步贬值。路透社消息称,俄罗斯在控制卢布贬值方面已经花费了2000亿美元,相当于其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

  1月22日,俄罗斯央行设置了1美元兑36卢布的上限,但是,到了2月2日,该汇率已经突破了该上限达到1美元兑36.35卢布。从去年7月至今,卢布兑美元已经贬值了35%左右。

  中国科学院俄罗斯经济研究室主任程亦军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指出,俄罗斯社会正在逐步失去对卢布的信心,“上世纪90年代美元化的倾向有抬头的趋势,”同时由于“俄罗斯官方对于2009年经济增长的预计一再下调,卢布进一步贬值的可能性很大”。

  标准普尔欧洲主权国家评级主管Frank Gill告诉本报记者,卢布在2005年到2008年的走强主要是受到大宗商品,特别是原油价格攀升和本国企业大举借贷外国资本的支撑。但目前随着油价的下跌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基本关闭,这两个支持因素都不复存在了。

  金融体系岌岌可危

  同样如履薄冰的是俄罗斯的金融体系。程亦军指出,目前银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银行资产的大幅缩水和流动性的冻结上。

  “俄罗斯的商业银行大量参与证券市场的投资,而自去年以来,股市的暴跌,使得银行的资产大量缩水,去年已经有十几家银行倒闭了。”程亦军说,这造成了银行没有资金可用于企业贷款。

  由于通胀还在两位数的水平,俄罗斯央行目前基本没有降息的可能,因此再融资利率维持在13%的高位。高利率使得企业在国内的借贷成本非常高。同时,国际资本市场也在经历着信贷危机,尤其是目前市场普遍存在的“厌恶风险”心理,这给来自新兴市场的企业在海外融资又增加了一道坎。

  俄罗斯的经济本来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就很高,金融危机触发了大规模的资本外逃,2008年资本外逃总量高达1300亿美元。为了保持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去年政府给银行体系注入了大量的资金,并将继续给1500家企业注资。

  但是,流动性的注入似乎还没有将俄罗斯的信贷和经济刺激起来。Trust Bank首席经济学家Evgenny Nadorshin认为,受到卢布贬值的影响,“购买外汇更赚钱,而不是把你的卢布用于业务上的资金周转、支付员工工资和生意上的交易对手。但是,你自然的、最主要的经济活动却停滞了。”

  程亦军也指出:“在去年秋天得到政府注资以后,俄罗斯的一些商业银行将这些卢布转换成了美元,存在了国外的银行,并把炒外汇当成一项基本业务,而直接贷给企业的资金并不多。”

  Frank Gill指出,商业银行对卢布的投机并不是俄罗斯央行所愿意看到的,同时,“普通储户也将卢布取出,换成更为坚挺的货币,并流出了正规银行体系,这削减了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也是资本外逃的一种形式。”

  经济结构转型?

  俄罗斯这块“金砖”的落地,从实体经济的层面来看,还要归咎于其长期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俄罗斯是个高度依赖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收益来支持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国家,有数据表明,油价每跌1美元,俄罗斯就会减少20亿美元的收入。

  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潘大渭指出:“迟迟无法实现的经济多元化改革是俄罗斯政府的一块心病,但经济转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在2009年取得进展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潘大渭指出:“俄罗斯并不缺资源、技术和人才。”但其内部集团利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这个国家“内耗十分厉害”。他进一步解释说,上世纪90年代的激进改革造就的一批大寡头和普京上台以后形成的新精英阶层目前控制着国家的产业命脉和金融资源,“这种利益格局一旦形成,就很难打破。”

  印度:外资出逃影响最大

  2008年3月~10月,印度股市经历连续下跌,主要股指SENSEX 30指数从17579点一路下挫到8509的最低点,跌幅超过了51%,目前股指仍然徘徊在9000点附近。全球金融风暴令投资者重新考量新兴市场的投资风险,外资从印度市场大量撤出,是印度股市走低的重要原因。

  有趣的是,2007年印度股市曾出现一次刻骨铭心的单日暴跌:2007年10月17日,印度孟买SENSEX 30指数开盘便暴跌7.9%,触动暂停交易机制,该国两大交易所被迫停盘1小时,复牌后指数跌幅又一度扩大到9.18%。

  2007年股市暴跌的原因是印度的证券监管部门建议限制匿名投资者的股票交易,目的是抑制过多的热钱流入印度股市;而2008年印度股市的持续下跌,却是因为海外资本流动出现冰火两重天的转变,由蜂拥而至变为大量出逃。

  外资持续出逃

  资本流动转向,不仅沉重打击了印度股票市场,同时也是这场全球经济危机带给印度经济的考验。印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际资本流入,而这些资金流入因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戛然而止。

  “印度经济的开放程度并不像中国那么深,因此全球经济下滑给印度直接和间接影响并不太明显。”惠誉评级亚太主权评级部门主管James McCormack告诉本报记者,“其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的程度,在总体上与中国相当,但是这些影响是通过资本流入渠道产生的,而不是商品贸易渠道。”

  印度的财政年度以每年的3月31日为结束日。印度央行表示,2008年4月~11月,印度国际收支平衡中反映出经常项目赤字的扩大,净资本流入急剧减少,并且波动性加剧。外国直接投资资本流入增长的同时,资产组合的投资持续流出。包括估值损失在内,截止到2009年1月16日,印度的外汇储备总额达到2522亿美元,和2008年3月底相比,减少了575亿美元。

  最近几个季度印度国际资本持续外流和海外借款机会的迅速减少,不仅会拖累印度经济的增长,还会加剧国内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紧缩程度。

  增长仍在减速

  印度经济在去年7月到9月还出现强劲增长,但随着全球经济快速驶入下滑通道,10月份经济增速出现了调整。农业的前景依然乐观,但是工业增长急剧减速,并且蔓延到各个组成行业。在过去几年一直成为拉动印度经济的火车头的服务行业,也开始放缓。其中主要是运输、通信和贸易、旅馆饭店等子行业下滑情况较为突出。

  印度经济的总体需求主要是依靠国内拉动,但近几年出口业在印度的经济结构中占据的重要性也日益提高。印度商务部长G.K.Pillai本周表示,由于全球需求的疲软,今年1月份印度的商品出口可能同比减少22%,下降到115亿美元。2008~2009财年印度的出口大约为1700亿美元,可实现同比增长约80亿美元,但预计下一个财年将减少到1600亿美元。

  尽管如此,今年印度经济增长率并不会明显下滑,毕竟印度的经济对于外部商品和服务贸易的依赖程度很低,国内的企业和居民的财务杠杆系数也不高。渣打银行预计,2009年印度GDP增幅将从2008年的6.3%下滑到5.0%,并且在二季度达到年内的最低点4.2%,随后经济会重新加速增长,在今年四季度达到5.1%。

  宏观调控空间有限

  和中国促进经济增长的做法一样,印度不仅削减利率,也积极地调低准备金率,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并宣布了较大规模的财政激励计划,包括减税和基础设施支出等。

  但是瑞士银行的印度经济学家Philip Wyatt日前撰文指出,无论是从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的角度,印度的实际情况留给政府可调控的空间十分有限。

  2007年,印度的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超过7%,这在主要的亚洲国家中是最高的,这表明印度实际上没有大幅提高财政支出和借款的空间。而目前宣布的财政激励计划的预算,是原来用于补贴印度国内高油价成本的,现在国际原油价格有所回落,因此这部分资金转用到其他项目。

  在货币政策方面,印度的选择也相对有限。2008年中期的数据显示,印度和中国的商业银行资产构成中,贷款和其他商业投资的比重都在60%左右,而存款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也都在70%~75%。乍一看两个国家都有很大的空间提高贷款的构成比例。

  但是由于国债占印度银行系统总资产的比例高达25%,因此只有很小的比例留给了中央银行准备金和银行间市场的拆借资金,而且过去6个月以来,这部分资金可能已有一半被印度央行释放到了银行系统。

  巴西:资源出口型经济 夸口“快速复苏”

  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在过去几年中凭借其资源丰富、内需强劲的优势,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此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面前,这一发展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球资源需求持续的下滑,势必让以出口资源型为导向的巴西经济在2009年步履蹒跚。”昨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袁钢明如是表示。而事实上,巴西经济从2008年第四季度就开始放慢,上季度创纪录的失业率和自1991年以来出口的最大跌幅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巴西可能已经进入了自2003年以来的第一次技术性衰退。” CM Capital经纪公司驻圣保罗的首席策略师Tony Volpon这样诊断目前的巴西经济。

  资源出口需求下降

  和“金转四国”之一的俄罗斯一样,巴西铁矿石和原油等资源出口占整个出口量的40%左右,但2009年全球资源需求的下降,无疑让巴西失去了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世界经济从去年四季度的急剧恶化,使得中国和日本等国大宗商品的需求大幅减少,巴西的出口正在经历寒冬。法国巴黎银行的拉丁美洲首席经济学家Alexandre Lintz认为,巴西出口的下降是对国际经济和需求萎缩的反应。

  日前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份,巴西出现了5.18亿美元的商品贸易赤字,是2001年来第一次出现赤字,而98亿美元的1月出口收入和前一年同期相比更是下跌了29%,是自1991年来的最大月跌幅。分析机构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预计,由于外部需求的继续萎缩,2009年年内巴西出口仍将收缩,这一趋势可能将保持到2010年。伴随资源需求的是资源价格的大幅下跌,包括铁矿石和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一落千丈,而去年夏季,巴西还享受着资源价格上涨带来的好处。

  失业等问题

  使国内消费日益恶化

  需求大幅减少使得巴西很多大型矿业公司减产和被迫裁员,例如受世界性汽车生产规模缩小的影响,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被迫减少铁矿石的产出量,并在去年年底裁员1300人。今年1月下旬,该公司还建议1.9万人临时回家休假。 而巴西的其他企业也因经济恶化调整了用人政策。据统计,去年12月巴西国内约65万人被解雇,就单月统计数据来说,创下10年来的最差纪录。

  失业率的上升又给个人消费投下了阴影。巴西民间调查公司日前称,约七成巴西国民目前在控制消费支出,这使得占巴西国内生产总值约60%、引领经济增长的个人消费也正趋于萎缩。“对巴西来说最糟糕的状况可能才刚刚开始,因为我们注意到消费需求的收缩才刚刚开始。”IDEAglobal驻纽约的新兴市场经济学家Alvise Marino表示,而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称,如果未来信贷情况的恶化和失业率继续增加,消费需求将进一步下降。

  2009经济增速下降在所难免

  在出口和消费都出现红灯的情况下,对巴西来说,2009年的经济无疑是困难的。摩根大通在一个月内已经连续2次下调了巴西的经济增长预期。在1月30日的研究报告中,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们把巴西今年的经济增速从1.5%下调到0.8%。“由于就业市场的恶化,我们预计巴西国内内需的下降持续时间将比之前预计的要长。”报告中这样写道。巴西央行日前公布的调查也将增长预期从2%下调至了1.8%。

  但巴西总统卢拉仍对经济保持乐观。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他称“政府正在研究巴西经济下滑的可能,但我不认为巴西将会遭受和发达国家一样的困难,我相信,如果全球能有一个国家出现快速复苏的话,那一定就是巴西”。据悉,卢拉已经下令开始设计一系列的投资计划,其中包括一项新建500000套房屋项目的加速增长计划(Growth Acceleration Program)。但袁钢明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和其他出口型国家一样,巴西经济对外部的依赖性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经济能否快速复苏还存在疑问。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金融危机冲击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