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施万克博士:美式管理遭弃 欧式管理受宠

   日期:2009-02-1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175    评论:0    
核心提示:布哈德·施万克分析说,传统的美国式管理方式正受到挑战,欧洲式的管理方式更适用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第一财经日报》:在这次危

  “不会有大萧条,但可能会有经济衰退。”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全球CEO布哈德·施万克博士(Burkhard Schwenker)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预测他进一步表示说,公司往往为了突出自身的风险而进行保守与谨慎的预测,实际情况则要乐观一些。

  布哈德·施万克分析说,传统的美国式管理方式正受到挑战,欧洲式的管理方式更适用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对于中国企业未来的表现,他是个坚定的乐观主义者。

  根据情境作决策

  《第一财经日报》:这次经济危机,是应该归咎于华尔街,还是实体经济也应负一部分责任?或者说,从这次危机中,我们应该从中反思吸取得到的教训是什么?

  布哈德·施万克:一个教训是刚刚谈到的短期和长期的管理方式;第二点是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比人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第三点,是自由市场仍然应该坚持,但有效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财经日报》:在这次经济危机中,跨国公司的CEO在思考什么?

  布哈德·施万克:企业的领导者想得当然是怎样度过这场危机,他们可能会想到通过产品的创新,公司资产的重组。另外,他们会重新思考他们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方式,尤其是薪资水平的管理,经理人的薪水不应该只基于他们的短期业绩,而应该关注长期他们是否能为公司创造价值,不仅是对金融行业,对任何行业都是这样,更重要的一点是,作为管理阶层,怎样重新拾回人们对他的信心。

  《第一财经日报》:作为咨询公司,与投行相比,你们对金融危机的研究方法是否有所不同。这一类的危机是否会有某种前瞻性的观察与预测?

  布哈德·施万克:我们与投行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是根据实体经济来做研究判断,这是我们研究的基础。之所以对2009的预测更乐观,是因为在美国、在欧洲甚至是在中国,公司的力量是比他们在五六年前的力量更强。因而他们有更大的能力进行公司重组。

  与投行比较,他们的研究是根据对金融市场的预测来做,而不是针对各个行业的实体经济。在我看来,凭借数字而得出的预测并不一定准确。

  对于经济危机的判断,我的观点是,还是应该基于对未来情景的预测。事实上,任何的预测都是很困难的,一年前在达沃斯经济论坛上,人们还认为金融的衰退不会影响实体经济,只会将影响局限在金融市场中。其实我们更多地应该探究发生这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哪里,然后作一些相关的经济预测。相对于预测经济危机的走势来说,为可能出现的每个情景做好准备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财经日报》:对于企业来说,这次的危机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危机呢,还是只是过去危机的翻版而已?应对危机是需要用到全新的方法,还是可以沿用过去的经验?

  布哈德·施万克:其实这次危机的性质和以前是相似的,真正的不同之处在于引发这次危机的原因。它可以说是一场双重危机,不光是金融市场,也是实体经济的危机。就公司的战略来讲,必须重新定义公司战略,抛弃传统的美国式管理方式,而倾向于实用的欧洲式的管理方式。

  倾向欧洲式管理方式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你怎么评价中国公司或者说亚洲公司的战略制定方式?

  布哈德·施万克:中国公司有长期的规划,有非常清楚的愿景,知道应该怎样去实现自己长期的目标。因而我对亚洲和欧洲的公司是非常乐观的,认为他们可以从这次经济危机中较快的脱身出来。5年前世界最大的50家公司有25家总部在美国,而现在这一数字只有15家。在全球500大公司中,有22%的公司总部在亚洲,这或许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管理方式更能使企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第一财经日报》:能否请你详细分析一下,欧洲式的管理和美国式的管理,究竟区别是什么?

  布哈德·施万克:美国那种根据短期业绩报告来设计公司战略的做法是比较极端的,他们的结果都是根据资本市场的反应得来;欧洲则专注于长期的目标,关注客户真正的需求,如何创新。就创新而言,创新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的,而非仅仅关注财报上的数字。这种欧洲式的以长期绩效为目标的管理方式也正在影响一些美国公司。另外,欧洲公司更多依赖于全球市场的发展而非只关注本土市场。

  中国公司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财经日报》:关于面对经济危机的中国公司,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公司应该专注于成本削减和内部管理的调整,另一种则认为经济危机是中国企业低价收购海外企业的大好时机。请问你的观点是怎样的?

  布哈德·施万克:这要看每个公司的具体情况。多数公司应专注于成本控制,但对于现金丰裕的公司来说,现在是去海外进行公司收购和整合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之所以对经济危机持乐观态度,就是因为认识到危机中潜藏着巨大的机会。对于中国公司来说,应该两种方法并行,一方面,应该深入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另一方面,全球化的进程不会因此而停顿,对于中国来说,现在进行海外收购,尤其是收购估值较低的公司的巨大机会。单单降低成本是不能创造未来的价值的,要实现未来的增长,并购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第一财经日报》:对中国公司来说,海外市场在公司业务中占多大比重是比较合适的?

  布哈德·施万克:50%对50%的比例是比较合适的。因为从国内市场获取现金支持才能被用来发展国际市场。一个企业越是全球化,那么其多样化程度越高,也就带来更多创新,从而公司也就更能从其竞争优势中获益。

  《第一财经日报》:在这次危机中,中国很多企业也准备了大量现金,采取了相对保守和稳重的财务策略。很多公司受经济危机的影响非常大,请问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布哈德·施万克:对任何公司来说,现金流都是至关重要的。公司应该怎样保持一个合适的现金流呢? 首先,公司应该把不产生任何或产生很少现金流的业务重组,包括低现金流的产品。另外,在运营效率以及运营优化方面,现金流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施万克博士:美式管理遭弃 欧式管理受宠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