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浦东金桥,有一座翠竹松柏掩映的商学院。这里有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事务所设计的一流校园,有声名卓著的一流教授,更有一大批活跃在中国经济舞台的企业家学员。这就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这所学院创下多个第一,它培养了中国大陆第一批全日制MBA,也是第一所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共同合作的商学院。在这背后,浓缩了一段它所特有的发展史。
日前,英国《金融时报》公布了2008年商学院排名,学院MBA、EMBA、EDP三大课程连续5年进入全球前25名,成为亚洲唯一获此成绩的商学院。
欧共体目光投向上海
1978年起,改革开放如春潮在神州大地处处涌动。为了应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思路、新机制,1984年9月,国家经贸委与欧共体在北京成立中欧管理培训中心,为中国培养MBA。到1992年,欧共体希望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所一流的国际化商学院。遗憾的是,由于没有先例,欧方迟迟找不到合作伙伴,只得把目光投向上海。
时逢浦东开发蓬勃兴起,上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欧共体派代表与上海方面进行了会谈,迅速得到上海市和各方领导的高度重视。市领导认为,要提升上海这座城市的竞争力,满足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应当有一流的国际化商学院。这个项目,上海必须积极争取。市领导决定在资金、土地和办学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经过洽谈和论证,双方决定由中国政府与欧盟签订协议、由上海市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出资,由上海交通大学与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作为办学单位,选择在浦东金桥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中外政府合办的商学院。
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
1994年11月8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立了,三大课程全面推出。可第一个难题就是招生。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现代管理对大多数企业而言还是个陌生的领域。何况,这家毫无名气的学校,学费不菲。读2年EMBA要10万元,当时读完4年本科,自费才几千元。
面对冰冷的市场,中欧打破惯例,主动拜访企业。企业家常常好奇地问:你们是干吗的?因为高等院校是从不会上门拜访的。然而,中欧没有气馁,从院长到员工,大家齐心协力,用自己的创业热情感化客户。在最初12年的创业中,李家镐、张国华两位院长先后累倒在岗位上,永远离开了大家。
除了一股拼劲,国际化的发展理念至关重要。中欧设立董事会,下设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历届董事会、学术委员会都由中外政府领导、顶尖的企业家、教授担任,中欧如同站在巨人之肩,实现了跨越发展。
管理教育作为经验性的学科,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中欧一贯坚持市场化道路,企业化运营,以学员为中心,以满足市场所需,得到市场认可为目标。这是迥然于传统教育观念的一大革新。比如,教授必须有多年的一线管理或咨询业经验;教授是否续聘,要参考学员评分而定;每年新课程的开发,也都瞄准市场需求。
在多年努力以及中央有关部门和历任市领导的关心下,中欧熬过了冬天,得到了企业界认可。2004年十周年院庆之际,三大课程综合排名已领衔亚洲。同时,中欧还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获得EQUIS国际认证的商学院。
为经济腾飞加装“管理引擎”
伴随中国企业家阶层的壮大,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迅猛发展。每年有上万名中高层经理人参加中欧课程,其中有40%学员是反复“充电”。中欧累计培养学员超过8万名,中欧EMBA更以每年600多人的招生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EMBA项目,成为众多优秀管理人士的摇篮。不仅如此,学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籍学员。今年招收的MBA学员中,外籍达37.5%。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靠的是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因此,中欧的使命就是大量培养能适应全球化经济竞争的新一代企业家。中欧计划每年增聘6位到7位教授,使未来教授总量达到100位,他们将成为中国商业教育领域学术水平最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专家智囊队伍之一。
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评价体系中,人才因素是金融中心最为重要的因素。2005年以来,中欧加速向金融领域转向,先后建立起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等一系列智库型研究机构。中欧将倾尽全力为中国、为上海培养更多的金融人才。此外,中欧是我国率先开设“企业社会责任课程”的商学院。最近,为支持中西地区发展,学院通过中标的“中欧商务管理培训项目”,五年内将为450名中小企业家提供管理培训。
14载春华秋实,“中欧模式”推动国内管理教育与国际标准的迅速接轨。名誉院长刘吉曾说:“不论做得多好,我们都要问一问能不能做得更好。”这是中欧人激情创业的执着写照,更是激励中欧人继续开拓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