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工厂
查尔斯?巴切尔多(Charles Batcheldor)是一位英国机械师。约翰?克鲁西(John Kruesi)是一位瑞士钟表匠。路德维格?伯埃姆(Ludwig Boehm)是一位德国吹玻璃工。弗朗西斯?厄普顿(Francis Upton)是普里斯顿大学培养出来的数学家。他们都被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的天才魅力吸引到了当年新泽西州门罗帕克镇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房子里。然而,正是爱迪生靠其独有的能力充分利用了这些人的技能,最终把他尚未成形的设想变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震惊世界的产品。
“爱迪生跑来跑去,从一个工作台跑到下一个工作台,不是检查这个,就是对那个发出指令,”《纽约先驱报》(New York Herald)写道。没曾想,他给克鲁西的一份草图催生了留声机。实验室的一位工人写道,工作“很辛苦,但很愉快”。老板身上弄得和手下人一样脏兮兮的。有一回,全体人员还坐著爱迪生的微型火车头去附近的水塘钓鱼。“最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我每个星期六能拿到 12 美元,”厄普顿写信给他父亲说,“因为我的工作不像是在干活,而是像在上学。”
是厄普顿买下的仪器使世人对闪电有了突破性了解。是巴切尔多灵巧的双手把一根碳丝穿进了一只玻璃泡,而里面的空气则是靠伯埃姆给抽得只剩下百万分之一。1897 年 10 月 22 日,那只灯泡连续亮了 14 个小时熄灭后,黑暗里响起了四个国籍的五个男人的欢呼声。 ── Jerry Useem
任人唯贤
由于这个地方变得如此具有传奇色彩,所以大家把地名──甚至连同一只臭鼬──注册成了商标名。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的臭鼬工厂建于 1943 年,它制造出了一系列出色的飞机,包括 F-14 星际战斗机(Starfighter)以及 U-2 和 SR-71 侦察机。在此期间,它还创立了一个许多公司争相效仿的偶像。洛克希德公司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航空天才凯利?约翰逊(Kelly Johnson)既是个暴君,又是个了不起的智囊,他坚持和一支精悍、专致的队伍一起工作。他把设计师派去与板金工并肩工作,以免他们设计出无法制作的图纸。他还尽量限制参观者的人数,哪怕是中央情报局和空军的人也不例外。没有了干扰,臭鼬工厂的人得以以惊人的速度推动航空业的发展。 ── Stuart F. Brown
我想有个家
首先抵达的是卡车。它们每隔 100 米就卸下几包精心捆扎的木料、管道和其他建筑材料,然后卸下一块做地基用的水泥板。随后抵达的是工人。他们两、三个人一组,按照编排精确的 26 个步骤干活,架子工、油漆工、安装工、电工等都有规定的任务──完工后就转移到下一家,就这样一家一家地干下去。在产量最高的时候,这支建筑队伍一天能完成 36 幢房子。于是便出现了美国第一个大规模建造的住宅区──纽约州的莱维敦镇。在破土动工前几个月去世的亨利?福特(Henry Ford,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装配生产线发明人──译注)如果地下有知,肯定会对逆向组装生产线这个简单的创意大加赞赏,因为在莱维敦,流动的是工人而不是产品。
从 1947 到 1951 年,莱维特(Levitt)家族总共在这个以他们的姓氏命名的第一个社区(别人后来也纷纷效仿)里盖了 17,500 幢房子。一座标准的平房造价为 7,990 美元。这些房子由于过于简陋,被人们普遍嘲笑为式样千篇一律、平淡无奇。建筑评论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称这种社区是“早期贫民窟”。可是,住在这些房子里,比起在纽约布朗克斯与亲戚挤在一起要好得多,而且受到其目标市场──尚未进入中产阶级的白人退伍军人──的欢迎。1949 年 8 月的某一天,销售代表们在 5 个小时里就卖掉了 650 幢房子。
莱维敦在现已成为行业标准的建筑技术上开了风气之先──并且帮助数以万计的低收入美国人圆了购房梦;而且,它也没有变成贫民窟。 ── Cait Murphy
咬苹果
人人都知道他们是一群中途退学的人、艺术家、狂人、天才、叛逆者、海盗,他们也是朋友。有时甚至是最好的朋友。最早的四个人(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几十人)当初想制造出一台简便易学、价格合理的个人计算机,使老百姓既买得起,又无须担心出毛病。不过,参与研制 Mac 机的这几个幸运儿还从计算技术这个新世界里看到了一股影响深远的潜在力量。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使自己也使别人身上无限的个人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Mac 研发小组在苹果公司(Apple)共同创始人之一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带领下,就像在公司内部私立山头一样偷偷摸摸地干。他们躲在一个别名叫“Texaco Towers”的加油站附近一幢外表简朴的两层小楼里,与苹果公司其他部门(比如 Lisa 计算机部)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乔布斯提出了匪夷所思的期限: 这个靠咖啡因支撑的软件小组曾经为了排除程序错误,宁可一连干上 48 小时,也不愿在没完成任务之前去见他。他们当中发生过可以载入史册的争吵与失和──在 1979 年发起 Mac 研究项目的杰夫?拉斯金(Jef Raskin)因为经不起挫折,于 1982 年离开了苹果公司。但是,乔布斯那声妇孺皆知、惊世骇俗的喊叫──“宁可当海盗也不当海军”──道出了这支靠极低报酬每周工作 90 小时的队伍身上那种不同凡响的精神。
经过三年的苦干后,Mac 软件终于在 1983 年问世了。它定价 2,495 美元,主要特色是具有一个干净、直观的图像用户界面,不懂编程的人几乎不用专家指点,一看就会。打开软件后,就会出现一个态度友好的小图标笑对世人。全世界也报之以微笑──Mac 机比以前上市销售的任何电脑都卖得快。尽管 Mac 机经历过麻烦重重的青春发育期,它却是那些喜爱它的人共同辛劳的成果,也代表了个人电脑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 Ellen McGirt
这款车救了福特
它堪称是价值 30 亿美元的软心糖豆。“金牛”(Taurus)型轿车在 1985 年一上市,它那漂亮的曲线就令人刮目相看。研制它的队伍自然也被人另眼相待。福特公司(Ford)在 1980 年亏损了 15 亿美元。情急之中,它打破了现状──即制造不同部件的部门“各自为政”,于是便诞生了“金牛”队伍。将近 400 名工程师、设计师和营销员被安排在同一间屋子里,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他们群策群力,创造了历史,也使福特公司得以东山再起。最初因为其外形特别而被嘲笑为“糖豆”的“金牛”轿车,在 1986 年被《汽车时尚》杂志评为“年度最佳车型”的称号后,被别人竞相效仿。它在 2005 年停产后,成为公司用车中最受人喜爱的车型而安享晚年。 ── Ellen McGirt
点子的力量
从 1987 到 1997 年,万事达公司(MasterCard)竭尽全力发起了 5 次广告宣传活动──但仍然没能缩短与威士(Visa)的差距。于是,当该公司决定另找一家广告代理时,它看上去似乎很绝望。但是,在麦肯光明公司(McCann Erickson)眼里,这是个机遇。
麦肯光明公司指派了 3 个人──乔伊斯?金?托马斯(Joyce King Thomas)、杰伦?布尔斯(Jeroen Bours)和乔纳森?克拉宁(Jonathan Cranin)──组成核心创意小组,负责设计这次宣传活动,这三个人之前在一起合作过两年。他们与战略专家开会,双方足足商讨了一个月时间。“我们过去在一起合作得很愉快,所以对每件事都能阐述自己的意见,”托马斯说。他现在是麦肯光明公司纽约分部的首席创意官。
克拉宁在淋浴时突然有了想法: 把广告主题词定位在“有钱买不到”这个说法上。回到办公室后,托马斯抓住了这个点子,开始围绕它设计电视插播广告。灵感是在两个星期后降临的。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托马斯和布尔斯正在一边就著面包圈喝咖啡,一边琢磨著设计思想。第一条广告可以用棒球比赛做场景,打出一份日常购物单,然后引出主题词: “美化生活是无价之宝。”托马斯回顾道: “我们当时就想: 这回行了。”
万事达公司接受了这个点子,尽管另外一条广告的检验结果更好些。“直觉告诉我们,其深入人心之处不仅仅在于它是一条广告,”公司营销总监拉里?弗拉纳根(Larry Flanagan)说。他当时是国内广告业务部主管。直觉往往是对的。自 1997 年以来,万事达在美国增发信用卡的速度是威士公司的两倍多。这项获了大奖的宣传活动样式多变、简洁明了,令人过目不忘,风行全球: 其中的广告词被翻译成 48 种文字,在 105 个国家的电视台上播出。 ── Eugenia Levenson
译者: 王恩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