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黄金屋。
2008年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时间尚未公布,但已有不少投行项目人员花大精力备战。原因很简单——一旦“中举”,身价倍增。
保荐代表人不断刷新的薪酬记录一直备受市场争议。随着他们收入的逐级攀升,保荐制度产生的一些负面效应亦开始制掣国内投行业务的发展,改革呼声高涨。
“改变监管理念,适度放松对市场的管制才是长久之计。”一位业内人士一语破的。
高收入扭曲行业生态
截至7月29日,在中国证监会登记注册的保荐代表人为1114人。
掌握券商投行业务的命脉,保荐代表人被称为“金领中的金领”。多家投行负责人透露,目前保荐代表人的平均年薪(税前所有收入加总)已达150万元,相比之下,精算师的平均年收入不过数十万。
今年上半年,已公布中报的49家券商净利润同比下降48.7%。虽然各券商的人员招聘开始收缩,但对保荐代表人却仍然饥渴,且成本屡创新高。
“遇到好年成,这些额外的成本还可以转移到项目公司头上,年成不好就只有自己担着了。”一家中等规模券商分管投行的副总裁透露。据他估计,目前上市公司IPO成本已由实行保代制之前融资额的3%提高到目前的5%左右,承销费用低于1000万的小项目无人问津早已成为业内的潜规则。
此外,券商内部保荐代表人与非保荐代表人的待遇差距不断加大,产生了种种问题。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其所在的券商一般骨干人员的工资加提成,平均一年仅20万-30万元左右,非骨干更少,相差极大。
巨大的现实利益,每年都诱惑着大量的投行人加入到保荐代表人的考试大军。据记者统计,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指定的全套教材达13本。“这种情况下,我如何静下心来做项目?”一位准备参加今年考试的券商投行部门人员感叹。
前述中等规模券商分管投行的副总裁称,由于收入差距过大,一方面导致其他非保代的项目人员把大量精力放在准备考试上,做项目不尽心尽力的现象十分普遍;另一方面,过大的收入差影响了行业内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例如一些水平很高、项目承揽能力很强的老投行们由于通不过考试,已纷纷离开了公司,这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高流动性困境
多家投行负责人称,保荐代表人凭借自己拥有的项目签字权,公开跟公司谈待遇,甚至直接要钱要权,这种情况在中小型投行里比较普遍。
“中小投行保荐代表人少,有可能跑了一个就失去保荐资格了,如果从别的公司挖人成本又太高,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券商只得忍气吞声。”一家中等规模的券商负责人分析,一些小券商即使项目较少,保荐代表人数十万的月薪还仍得照付。
南方某大型券商的副总裁感叹,关键是制度赋予了保荐代表人高度稀缺的签字权。
不久前离任的国泰君安保荐代表人岳远斌解释,“只有把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双方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保荐机构才能取得谈判权,才能增强对保荐代表人的约束力。”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券商并不具备这样的权力。“一旦保荐代表人向券商提要求,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是券商答应,要么就是保代走人。”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券商投行部门之间保荐代表人的高度流动性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对比2004年至2008年各大券商的保荐代表人名单,记者发现,保荐代表人在各大券商间的流动性非常强,跳槽情况十分普遍。爱建、万联等中小券商的保荐代表人,已更换了一批;国信、申银万国、国泰君安等大型券商的第一批保荐代表人也基本上离开了50%左右。
“我们只能用更高的价钱从别的公司挖人,或者公司的非保代们通过保荐人资格考试后充实。”一位知名投行负责人无奈地表示。
一些券商为解决保荐代表人流失的问题,甚至状告辞职的保荐代表,但近期希望通过劳动仲裁机构向辞职保荐代表人索赔1060万元的东北证券却被驳回。东北证券旗下曾一度拥有保荐代表人近40个,但目前仅剩余不到20个。
记者发现,伴随着保荐代表人的高流动性,其薪酬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的状况,2004年该制度推出之初,保荐代表人的总收入年均仅为十几万元,而如今已涨至百万。“流动能带来高收入。”一位资深投行专家一语道破该行业高流动性的根源。
权责错位
深交所曾对2007年度中小板的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进行系统的内部考评,结果显示,共有1个保荐机构和11名保荐代表人未能勤勉尽责,被评为不称职。这在国内的证券交易所监管历史上是第一次。
深交所共对涉及中小板公司的46家保荐机构和332名保荐代表人的保荐工作进行评价,不称职的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比例为2.2%和3.3%。据记者了解,2007年3月至12月在深市中小板首发的80家公司中,今年一季报就有7家公司出现亏损,2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合计占33.75%。
对于这样的结果,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投行负责人均未感到意外。“不仅是上市前的把关,上市后的督导也早已流于形式,姑且不论当前保荐代表人的频繁流动导致更换后的保荐代表人对项目公司缺乏了解,实际上,被辅导的公司上市后,很多都不再理会保荐机构和保荐人,出了问题不跟我们讲,我们也没有对他们的处罚权,根本上还是制度问题。”一位中等券商的投行人员透露。
“目前的保荐代表人制度实际上就是变相的通道制,两个人一个通道。”联合证券总裁盛希泰曾公开表示。
“把保荐人制度跟计划手段结合起来,根本原因是证监会想控制项目发行的节奏和进度。”一位投行业人士称,监管层每年对通过考试人数的严格控制,从分数线上就能看出来,“有时候是50分,有时候又变成60分。”
针对券商们的质疑,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称,“也不能说是监管层有意控制,制度设计的初衷还是好的。目前最紧要的是如何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
尹认为,限制保荐代表人的薪酬水平,提高保荐代表人的考试通过率,甚至废除保荐代表人考试的制度,放开对保荐代表人签字家数的限制等,均是值得探讨的方式。
财务顾问:券商下一个痛?
“保荐代表人制度的种种弊端实际上并不陌生,类似的教训在会计师、律师行业早就发生过。”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说。
1993年前后,证监会分别与财政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注册会计师、律师从事证券业务的特别许可制度。正是因为产生了和当前相似的问题而于2002年废止了会计师和律师个人的证券从业资格认证,仅保留了对机构证券从业资格的认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08年8月4日正式生效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办法》规定了一个新的证券从业资格——财务顾问主办人。一旦推出,该制度几乎将与保荐代表人制度同出一辙:每个申请财务顾问资格的机构至少需要5个以上财务顾问主办人,一个项目需要两个以上财务顾问主办人签字,财务顾问主办人通过考试方式产生。
据记者了解,考试尚未开始,业内已有人放弃手边的项目一心准备考试了。投行圈子对于财务主办人资格身价的讨论也蔚然成风。
上海某知名财务顾问机构负责人忧心忡忡地说,“目前有一定业务特色的财务顾问机构很多都是民营小公司,一旦人员工资飞涨,整个行业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尹中立认为,虽然财务顾问业务目前的盈利能力不强,但它位于产业金字塔的顶端,也是券商内部含金量最高的业务,高盛、美林等当初都是凭借其成为国际一流投行的,“而一旦受制于这一考试,行业发展让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