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负责人第一任期的税前平均薪酬为:2004年35万元,2005年43万元,2006年47.8万元。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近日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同时表示,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是适当的,与职工收入的差距正在逐步缩校这样的薪酬究竟“适当”与否,笔者建议,国家审计署对央企高管薪酬进行专项审计,以保障公众的知情监督权。
一是审计央企负责人的薪酬到底是多少,还公众一个明白。在公开披露的银行年报中,某商业银行董事长年薪是2285万元(去年他的年薪还只是995万元),其他数家商业银行的高管也动辄数百万元。平安董事长马明哲2007年税前收入达到6616万元,即使包含全年所有的节假日在内,他的日薪也超过了18.12万元。而2006年马明哲的年薪是1338万元。中国平安去年共有7人税前年薪超过千万,其中3人超过4000万,常务副总经理梁家驹日均13万元,即4813万元的税前总收入。人民日报旗下的市场报亦公开报道,去年中国神华16位高管年薪2404万元,平均每人150.25万元。
二是审计央企负责人还有多少隐形及福利收入?股票期权则是上市公司给予企业高管的一项权利,他们可以在一定期限内以约定价格购买公司的普通股。具体而言,假设某公司给其总经理100万股期权,为期3年,约定价格为10元/股,那么,如果行权时该公司股价为30元/股,该总经理便可以获利2000万元。另据《南方周末》报道,一位大型钢铁企业的项目助理坦言:除了每年近20万的工资与奖金外,他还能获得每年员工体检费、年度旅游费、在企业所属的度假村打折消费等各项福利。央企负责人又享受了多少隐形的福利待遇,恐怕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三是审计央企高管薪酬是否“适当”?既要看经济效益,更要看耗能成本;既要看盈利水平更要看国资投入产出比;既要看与职工收入比,更要与国际同行业比。尤其要看央企的垄断地位下高管的贡献率到底有多少,才能真正看到央企高管薪酬是“适当”还是畸高?与职工收入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还是日益拉大?3月17日,中国神华发布2007年度报告显示:但在比去年同期增加的47.71亿元的营业成本中,人工成本增加了4.59亿元,同比增长35.75%。年报还显示,中国神华2007年其综合毛利率为48.18%,相较于2006年的50.54%下降了2.36%。而中国平安高管的年薪竟是职工工资的数百倍。
四是强化权威机构监督职能,防止国资委“当家婆婆”自说自话。国家审计机关、国家统计局、全国人大财经委等权威监督机关和社会会计、审计等中立机构介入,打破国资委单方面的信息披露和自说自话的格局,才能将央企高管薪酬控制在一个科学适当的限度内。
既然央企基本上是国家控股或国家独资企业,其所有权当然属于全体国人及股民。那么,公民虽没权力直接为聘任的高管“打工者”定薪,但至少应有知情的权利。进行专项审计,公开央企高管的年薪账目,正是对主人公知情权和监督权的起码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