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估算,整个广东地区创业培训师的缺口大约在8万左右。
7月22日,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力刚刚在北京大学参加完花旗基金会资助的农村金融信贷调查的项目,就马不停蹄地赶往机场。王力是花旗基金会在中国的主要运作人之一,她的下一站是广州,在那里,花旗与中山大学将共同运作一个 “中大—花旗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师培训(‘TOT’ Training of Trainer) ”项目。
这个项目得到了花旗基金会超过人民币150万元的三年资金资助,由中山大学管理学院EDP中心负责分三年共免费培训150名“创业培训师”。
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时,珠三角众多的中小企业正处于产业升级的阵痛中的背景之下,整个培训项目指向“绿色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培训培训师,培训师进入企业的方式,帮助创业型的中小企业实现产业升级。
花旗中国环球商业银行中国区市场总监许昌青是推动这个项目的重要人物,在他看来,中国大陆特别是珠三角正遇到的产业升级瓶颈与20年前的台湾非常相似。
“上世纪80年代,新台币对美元的汇率一下子从1:40跳到1:26,给台湾的中小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后来台湾设立了几个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以科技产业为导向带动台湾企业的发展。”
“我们的企业还在习惯于享受10个百分点的成长,但是全世界你去看看,有多少国家的成长可以达到10个百分点?我们都在喊活不下去了,那谁能活得下去?”所以许昌青认为对于面对经营困境的中小企业来说,“不能老是在那里说我快活不下去了,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又减少,要想好你下一步需要做什么,否则你永远没有办法去成长。”
在许昌青看来,广东过去大量的“三来一补”企业技术的“根”并没有留下来,遇到成本上升就会迁出,“他们更多的是一种资源掠夺型的企业。”
花旗希望通过与中大的合作,帮助广东的企业想好“下一步需要做什么”,从而建立起与往常不同的增长方式。
为此,主办方特别设计了包括:《再循环法》、《环保决策中的经济激励》、《清洁生产》、《能源效率、环境健康和安全(EHS) 管理系统》等科目,希望能够强化“绿色经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宏观政策调整及全球经济放缓两方面的压力已经令广东大批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倍感压力,随着对于员工保护及环保方面政策的收紧,传统的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企业曾经习惯于赚easy money(容易赚的钱),但是现在这种easy money已经不行了。”许昌青说。
“我们的企业曾经走过一段灰色的经营之路,但是现在,污染环境、超时加班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符正平认为在今天产业升级的背景之下,广东的创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加强管理能力。
事实上,对于花旗基金会来说,与高校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已经不是第一次。
2007年,花旗基金会与复旦大学合作,开办了“复旦—花旗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高级研修班”,从当年4 月启动至今,该研修班已经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课及论坛使中国近千位中小企业高管人员从中受益。
“但我们发现这样还不够。”许昌青表示,“我们之前的项目培养出的是一个一个的点,现在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个面。”
而根据中山大学的调研及评估,目前整个广东地区创业培训师的缺口大约在8万左右。
仅仅依靠培养中小企业高管的模式并不适合广东这样一个民营经济及中小企业发达的地区,为此,王力需要另辟蹊径。
“我们在运作这个项目的时候发现广东原来就有良好的创业培训的氛围。”王力所指的氛围是指广东省及广州市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中已经有大量的创业培训师,这给了王力一个启发,利用广东现有的培训师队伍及关系网,花旗可以让华南地区面向中小企业的创业及管理培训走得更远。
花旗最终与中大选择了TOT(Training of Trainer)的模式,把培养的目标从中小企业高管改为向中小企业提供创业及管理培训的培训师,从而完成从“授鱼”到“授渔”的转变。
“TOT项目是花旗基金会在中国的第一次尝试。”王力向记者解释,“我们希望帮助解决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这是花旗基金会推动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我们与复旦合作,希望推动中小企业高级管理者的管理素质的提升。但是我们发现这个项目覆盖的面太少了,更多的企业有待于做这个培训。所以我们在与中山大学合作的时候,就选择了TOT这样的模式。”
“TOT这种模式在针对大面积的培训方面非常有效。”王力回忆,花旗基金会曾经运作过一个成功的TOT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贫困人口的金融意识:“我们发现许多贫困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金融理念,他们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资产,也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债务、如何做财务计划。”
花旗基金会于是开发了一个针对贫困人口的普及金融知识的项目,“我们培训培训师,再通过培训师一步一步地以点带面地帮助他们。”而这样的成功模式,最终被应用到针对创业型中小企业的培训师的培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