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招聘服务将成竞争重点
过去的2007年,网络招聘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有续写辉煌者、有携手合作者、有无奈撤出者。进入2008年,经济全球化步入深水区,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更高的需求;中国网民人数突破2亿,互联网前所未有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新《劳动合同法》的正式实施,提升了企业用工成本,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切似乎预示着中国网络招聘市场的发展步入新的发展拐点,面临更大机会,也存在更大的变数。
网络招聘前景广阔
据CNNIC第二十一次中国互联网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仅以500万人之差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预计在2008年初中国将成为全球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
在这个互联网爆炸的时代,网络招聘也搭上网络发展的快车,以其便捷高效、成本低廉、渠道广阔、形式不限、服务多样化等优势,不断对传统纸媒招聘构成冲击。艾瑞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网络招聘用户的规模将达到3500万人,较2006年的2500万增长40%。到2010年,网络招聘市场容量将占据整体招聘市场份额的54.3%,而整体招聘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
2008奥运也为网络招聘发展的重要契机。根据有关规定,为了给奥运让道,北京2008年7月至9月期间将不办面向大学生的大型双选会,网络招聘凭借不受时间、地域等限制及高效便利的优势,将在2008年大学生就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200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新《劳动合同法》成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拐点。该法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用人成本、保障了劳动者权益的同时,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成为对网络招聘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
三足鼎立,座次是否重排?
易观国际研究数据表明,中国网络招聘市场2007年第3季度,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呈现三足鼎立态势,作为市场份额前三位,共占据72%的市场份额。然而,随着网络招聘业务的崛起和纸媒招聘业务的萎缩,企业对网络招聘服务提出更加专业化的需求,加之外资企业的进入,整体发展正呈现出新的变数。
根据三家巨头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华英才网连续三年超过100%的业绩增长,截至07年11月,中华英才网网络招聘收入3.4亿元,居业内首位;51Job“网站+报纸”模式增速放缓,其网络招聘收入增长停留在20%左右,在线业务收入为2.9亿;位居第三的智联招聘网络招聘收入为1.3亿,占市场份额的13%——原有的三足鼎立格局正在被打破。从流量上看,截至2007年12月30日,ALEXA排名前三的中国招聘网站中,中华英才网为1630名,51JOB为1910名,智联招聘为2667名。中华英才网“后发制人”的现象日益凸显。
2007年10月,占据台湾90%线上招聘市场份额的104人力银行宣布半年内成为网易招聘频道新的承建方,从而拓展大陆市场。另外得到外资注入的我的工作网、上海人才网等地方性网站能够对三大网站形成冲击?都将为2008年三足鼎立格局带来新的变数。
从营销抗衡到产品服务比拼
新市场格局背后,网络招聘市场资本战、营销战、产品战也将是2008年的主要看点。
中华英才网在2006年世界杯中亮相的“超人”广告还令人记忆犹新,2007年初,黄健翔又为智联招聘作起了代言人。随着竞争势头越发激烈,招聘网站之间大肆“烧钱”的营销战正越演越烈。iResearch调查也显示,80.9%的企业主在选择招聘网站时最看重网站的知名度和简历数量,因此吸引更多眼球和简历,增强自己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正是各大网络招聘公司加大投入进行市场推广的直接原因。
然而单靠“眼球效应”,没有专业的产品和服务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对此,中华英才网CEO张建国指出,“2008年,网络招聘行业的发展将由‘大投入’向‘专业化’转型。谁更了解市场、了解用户,谁能推出更实用的新产品,才能在下一步的争夺中取得领先,让大把的资金不至于白白投入。”
去年以来,中华英才网首次推出的视频招聘,提高了招聘环节的效率,提供招聘企业和求职者的全方位展示的新平台。该公司还在业内首次推出了诸如“英才招聘宝”、“英才网猎”等一系列个性化解决方案型产品。中华英才网总裁张建国认为,“企业需要人力资源上的专业顾问,而不是一个发布招聘信息和收海量简历的单一平台。”在服务和管理模式上,中华英才网减少每个销售人员服务客户的数量,使得业务人员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与客户沟通,更好的提供专业化的方案和服务,专门为企业提供定制的人力资源服务。
2008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的提升,互联网发展的深入普及,网络招聘由营销层面竞争向产品服务型竞争转型,只有为广大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