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鼎集团董事长丁志明看来,企业文化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触手可及并能随时取用的“利”器。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初它是一种老板魅力,用以凝聚人心;后来它是一种救急工具,用以化解危机;如今它是一种习惯和方向,用以创造未来。
开栏的话:“解放思想 创新创业”对义乌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弄潮儿,须身体力行,从实践中走出自己的创新创优之路。本报今起关注义乌部分典型企业的特色文化和创新创优之举,以期与大家分享其成功经验。
记者 俞萍 实习生 陶后夫
他们种过地,养过鸭子,挑过货担鸡毛换糖,摆过摊,买过旧机器尝试创业,就是这样的农民三兄弟,仅用了13年时间,让一家作坊式小厂成长为生产经营多领域、跨行业、国际化的大型民营控股集团企业———三鼎控股集团,发展速度之快让原国家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不禁赞叹“‘三鼎’这样的发展速度,即使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除了微软也是少有的”。
论及治企之道,集团董事长丁志明认为“三鼎”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文化,而三鼎的企业文化透着浓厚的人文关怀,用时下最流行的表述就是以人为本。
企业和员工是什么关系
———合作共赢
1994年的一个深夜,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厂遭遇狂风暴雨,厂房和员工宿舍同样简陋,丁志明赶到现场后,首先跑到员工宿舍看是否有人受伤,确定员工安全后才跟大家一起到厂房抢救物资,他这一先一后的安排感动了所有员工。其中一名员工问丁志明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抢救物资,他的回答是“没有员工就没有企业”。也就是这名员工,后来跟着丁志明一起奋斗了10余年,如今已成为三鼎集团高层干部。
那时候的丁志明,忙于生计,与其说已经开始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不如说他下意识地身先士卒实践着“踏实做事,用心做人”的理念,并感染着身边的人。
2004年,成立三鼎控股集团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体系逐步形成并日渐完善,2005年在企业界率先创办职工学校和内部报刊《三鼎报》宣传企业文化,每一位新进员工都得接受为期一个月的教育培训,认同“三鼎文化”者方能加盟“三鼎”。
为了让员工更好地理解接受企业文化,丁志明不时发动一次次“头脑风暴”。让员工感触最深的,恐怕是2006年初丁志明突然组织开展的“企业与员工是什么关系”全员大讨论,员工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是雇佣关系,有的说是金钱关系,有的说是合作关系。最终,全体员工形成共识:合作共赢关系,员工是企业的合作者。
在该集团办公室主任徐金平看来,这次大讨论是丁志明后来提出“和谐三鼎”的萌芽,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2008年“三鼎”提出八字工作思路:体制(体制改革)、平台(给每位忠诚企业的员工提供合作的平台)、能力(能者居之,展示才华)、和谐(创建和谐企业)。
“人的问题”难解决
———制度管好“火车头”
自成立控股集团后,“三鼎”快速扩张,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小部分干部员工的思想问题尤其突出,以权谋私、弄虚作假、渎职违纪……用丁志明的话说是“人的问题”,干部员工是企业的“火车头”,这种隐患不消除,后患无穷。
2005年3月8日凌晨4点,集团下属华鼎公司的动力车间东墙部位约6米高空位置上,总长约50米的自来水管、软水输送管突然断裂坍塌,顿时污水透过地缝从二楼往一楼车间下泻。车间当时存放着4.6万公斤锦纶丝,价值150万元。锦纶丝是高度防潮物品,一经淋湿,轻则变质、重则报废。再说自来水管、软水输送管是中央空调制造冷冻水的源流,水源一断,空调停机,就不能制造冷却风,冷却锦纶丝进入下一道工序的环节就无法完成,直接导致前纺的全面停产,后纺的产品品质也受到极大影响。经紧急抢救,该事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3万元。
而在整个事件中,负责工程的有关人员处理事故拖沓散漫,让其联系安装公司的指令下达7个多小时却没有半点回音,最后还是其他部门联系了修理队伍。
此后,“三鼎”迅速提出“讲职业道德、讲执行能力、讲力求完美”的工作理念,诚信廉洁成为评价干部工作的重要标准,并将过去发生的典型案例编辑成册,用做反面教材,中高层人手一册。
经历了快速扩张的丁志明渴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2006年,他向员工强调“安全、规范、团队、永续”八字工作方针,开始了精细化管理的探索。同年,170万字的《三鼎制度大全》编撰出版,不仅工作上,对员工言行举止也作出细致规定。到了2007年,“三鼎”推行“三稳三进”发展战略,企业实现软着陆。
留人走人煞费苦心
———愿景留人 宽容待之
2007年初的一次会上,部分员工提出自己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丁志明当场提出“有作为才会有地位”的观点,一周后,他亲自捉刀的相关主题文章发表在《三鼎报》上,并发起人才观大讨论,最后形成“业绩是唯一标准”的共识,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文化留人成为“三鼎”用人理念。
徐金平说,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日常工作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公司不断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近三年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为生产车间安装通风机和空调设施,每月给员工集体过生日等等;车间班组负责人不准骂员工,对待员工不用“管、压、卡”,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善待企业员工不足为奇,“三鼎”最让外界佩服的还是它对待离职人员的宽容。没有一个正常离职的员工遭遇过克扣工资等方面的刁难,离职后要求重返公司的人才,“三鼎”敞开大门坦然接纳。有人问丁志明:“培养员工不容易,轻易让人走掉,你的心血不是白费了?”丁志明说,“到社会上,他也是‘三鼎’培养的人才,他的高素质、高能力能给社会作出贡献,也算是三鼎为社会所作的贡献,我没亏。”正因这种宽容,百余个曾经离开“三鼎”的员工,不久又重新选择“三鼎”,并成为那里的老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