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职场减压: 发现"自我"与肯定"自我"

   日期:2008-04-23     来源:计世网    浏览:266    评论:0    

  昨日下午,著名人事心理学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刘向明先生登上成都商报“应对压力与快乐人生”公益讲座的讲坛,向职场人传授了“激情工作、快乐生活”的“秘方”。风趣的语言和丰富的小故事让整个讲座也充满了激

  情和快乐。我们有理由相信,听众们将以这个讲座为起点,让自己的工作、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听众感受:

  一进现场 心情就好了

  讲座现场被工作人员精心地布置成温馨的茶房模样,小圆桌上面还特意摆放了一只插着鲜花的小花瓶。每当有听众来到,工作人员便奉上一杯清凉的水。“这样的布置太适合讲座内容了。”一名戴眼镜的女士忍不住感叹道,“这种布置代替以往那种排排坐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减压。我一进来心情就好了呢!”

  昨日到场的听众来了上百人,他们有的是HR专业人员,更多的是看了报纸后自行前往的各行各业的职场人士,某建筑公司的王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说:“听刘老师讲课很难得,而且我自己就刚好觉得工作少了激情,需要咋个弄一下,成都商报提供这个机会,我就来了。”

  认识“我”:

  工作只是生命中很小一部分

  “越成长、越发展,压力就越大”,刘向明先生指出,压力是自我事件,没有自我就不会有压力,比如其他动物就感觉不到压力,它只会对死亡产生恐惧,而恐惧也只存在于死亡威胁的当下。

  根据2007年的一个统计,中国员工的快乐度为9.8%,满意度为36%,尚处于东亚地区较高的位置。相对全球来讲,东亚地区的快乐度和满意度则为最低,最高的是北欧。“为什么东亚会最低呢?因为东亚文化是‘无我’的,不信你看,我们都习惯以头衔去称呼人而不是用他的名字,刘总、王总、张总,但是在北欧却不一样,如果被人这样称呼,那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他会想一定是被认为忘记了自己的头衔和责任,人家在进行提醒。”

  刘向明先生表示,无我文化包括三方面:没有个体我,只有组织我;没有名字,只有头衔;没有I,只有me。英国有一句谚语:我的房子,风可以进,雨可以进,国王不能进;中国却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于是,在这样一种文化里,问一些在其他国家看来是私人的问题,并不被认为是一种冒犯行为。比如人们遇见打招呼,会问“去哪儿啊?”,老外可能觉得“这是我的事,凭什么告诉你”,而中国人则不会介意,也不一定要给一个确切的回答。刘向明认为,要减压就首先要认识自我,自我边界要清晰,自我角色要丰富,自我追求要协调。说直接点就是要活在当下,忧己忧家,“在讲座的时候我以一名专家的身份出现,走在街上就是路人甲,如果我在街上还作专家状,肯定被车撞啊!”工作中的身份只是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不能看得太严重。

  内心对话:

  千万别说自己倒霉

  人的内心对话分为5种,第一种是自我否定型,代表人物为祥林嫂,逢人就说自己倒霉,因为她觉得倒霉可以获得关爱;第二种是对象投射型,自信、歧视,有侵略性,比如推销失败,他将原因归结到客户身上,认为客户没眼光、没品位等;第三种是环境投射型,认为是环境造成了自己的状况,老怪世道不对;第四种是自我肯定型:自信、积极但是盲目,没有计划和目标;第五种是分析评估型,理性、稳定,有计划,有目标。

  刘向明建议大家不要老说自己倒霉, “这样说没有用,比如在某个地方摔了一跤,说倒霉不如说以后要注意,不要再摔了。”他认为女性在这方面尤其要注意,有个例子:有位女性曾经因为丈夫态度的变化咨询过刘向明先生,有点像大家所说的怨妇味道,说自己倒霉透了。刘先生问她,“如果婚姻是一辆车,是谁在开车?”她说是丈夫;问她是怎么上的车,她说是被拉上去的;问她怎么下车,她说会被踹下来。刘向明让她想象自己开车,路途中遇到一个不错的小伙子,就邀请他上车,一路上高兴地聊天,后来小伙子突然说他到站了要下车,那就让他下啊,“心里不爽的话也可以踹他一脚。”

  中国人习惯了自我批评,但很多压力其实是自我批评导致的,因此我们要改成自我表扬才好。刘向明先生建议大家这样自我肯定:列举自己的5个优点;列出你钦佩自己的5件事;描述5种奖励自己的方法;说出5种可以让自己笑起来的方式;列举5种你关心和善待自己的方式;列举最近的5件让你自己快乐的事;列举你能做到,同时让他人感觉良好的5件事。

  控制情绪:

  感激批评 培养乐观

  情绪既是目标,又是动力,它有4个特征:情绪是生存本能,人一生下来就会笑;情绪是导航系统,每个人都追求积极情绪,希望原理消极情绪;情绪是决策捷径,人的决策绝大部分是情绪做的,如因不喜欢某个人就决绝和他的公司合作;情绪是自我交流。

  如果要减少情绪对决策的影响,不能强迫,而要慢慢来,那就要靠情绪脱敏,去感激他人对你的批评,因为接受批评是促进成长的有效方式。怎么样理性分析呢,要问自己:他想告诉我什么?是不是经常有不同人提出相同的批评?这个批评我来说有什么意义?这个批评有多重要?我对批评的反应是情绪性的还是理性的?

  乐观的培养需要从十个方面进行:1、自信,全面接纳并积极评价现实的自我。缺点和优点不是绝对的,缺点也可以成为优点。2、阳光,用积极情绪迎接生命中的每一天。情绪周期其实是固定的,情绪不好的时候就让它不好,这没什么。3、节俭,储备和理性消费,远离金钱压力。能不花钱就尽量不花钱。4、主动,追求更高的目标来发展个人技能。要知道,工作不见得带来不愉快。5、理性,感激他人批评,感恩自己的过去。6、理想,把工作目标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每天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是很多人的理想,但要实现就要努力工作。7、亲情,有意义的家庭关系,生活在爱中。从自己做起,说出你对家人的爱。8、友谊,在消极的时候能找到倾诉的对象。好比你的垃圾桶,不舒服的时候要倾倒。9、朋友,在成功的时候能分享快乐和激情。10、社会,服务他人,让自己被他人所需要。与人打交道,让人感觉你的重要。

  减压技巧:

  自我发现 见谁就夸谁

  要让情绪变成效能,需要记住这样的方程式:效能=(结果信念×计划+能力信念×习惯) ×乐观。计划越小越好,相信自己有能力。马云是个很好的榜样,他长得不帅,也没有太高的学历,家庭背景也一般,但他成功了,自信和乐观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主张内外兼修,对内的需要强调一下。”刘向明指出,内修包括了大慈、大悲、大智、大行、大愿。慈是乐人之乐,大慈是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具体到生活中,鼓励、夸奖就是慈,好比父爱。悲是忧人之忧,大悲是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关心、排忧解难、消除不良情绪就是悲,好比母爱。智则是能够同时接受两种相冲突的观点。行是敬人敬事,并专注,“有时候,觉得工作不好玩是因为专注不够。”愿是渡自达人,不过在物质生活水平都提高的现在,发宏愿还不如小愿实际。

  刘向明给听众列出了一系列减压技巧:首先是理性化,把自己担心的问题写下来,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层次。其次要自我发现,发现喜欢什么、追求什么、需要什么,要问自己做过什么、在做什么、要做什么。年轻人往往只关心“要做什么”,但一定要知道将来不可能与现在做的事分开。第三要用因果关系去思维,破除迷信。第四用“眼动”方法,选择不同的点,轮流注视。第五为讨厌的人取可爱的外号,这会让自己相对理性。第六,起床后的两小时内步行30分钟。第七,每周出两次透汗,锻炼身体。第八要循环放松和冥想。第九要乐观、“臭美”,表扬和自我表扬,见谁夸谁。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职场减压: 发现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