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聚焦 ■■■
富士康:落实《劳动合同法》,力推留才政策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简称《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拥有70万员工的富士康科技集团近日专门邀请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台办、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人民大学的领导和专家,在深圳龙华集团总部对公司高层和员工宣讲《劳动合同法》,并释疑解惑。同时,宣讲会在中国内地近20个富士康大科技园区设立分会场进行了电视转播。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为国内企业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起到了表率作用。
据悉,富士康在落实《劳动合同法》方面还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比如,规定“8年工龄优秀员工即可签无固定期限合同”, “新进技术及管理人员,首次签3年,第二次签5年,第三次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时,富士康对企业原有的人力资源政策与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修订,使之完全符合该法要求,全力保障员工权益。
另外,为了留住优秀人才,日前100名重要岗位的员工已经如愿以偿地领到了集团为他们分配住房的钥匙。本次共分配住房 100套,每套面积均在100平方米以上。据悉,富士康集团已连续7年为370多位重要岗位的员工分配了住房。
会议论坛 ■■■
SumTotal:在京召开人才管理研讨会
全球领先的人才及学习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SumTotal Systems, Inc.(Nasdaq:SUMT)于11月21日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人才短缺是否影响到公司的发展与收益”的行业研讨会。研讨会上,SumTotal相关专家为与会人员现场讲解了其先进的人才管理解决方案与技术,并分享其服务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成功经验与最佳实践。此外,来自凯洛格(北京)管理咨询公司的副总裁王成先生也在会上发表了针对人才管理的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
随着商业时代的不断变迁,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先进的科技和技术平台,同时也非常渴求高质量的人才。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各个行业均面临人才短缺的局面,如何有效发现人才、培育人才以及留住人才已成为中国企业的主要挑战。
上市公司试水股权激励
2007年12月7日,由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讨会”在北京拉开了帷幕,此次活动是正略钧策成立十五周年回馈老客户系列研讨会的第十四次活动。
其人力资源专家梁瑞芳女士指出:“实施中长期激励,能够将核心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利益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充分发挥激励、吸引和稳定员工的作用。”通过国内上市公司的典型案例,梁女士总结了股权激励的七大模式,通过分类、比较、总结归纳,揭示了股权激励目前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与实施现状。
政策法规 ■■■
京企不给员工上保险将缴纳约3倍滞纳金
日前,北京市劳动保障局主办的“《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普法宣传咨询日”活动在大观园南门举行。劳动保障部门提醒本市企业千万不要违法,因为明年企业如果不为职工参保,企业不仅要为职工补齐保险,还要缴纳全年保险金额2.98倍的滞纳金,企业的违法成本会大幅增加。
垄断行业薪酬或执行“限高封顶”办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有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劳动保障部门正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劳有所得”、“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任务,加大对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调节力度,并在研究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在谈到垄断行业工资过高问题时,该负责人表示,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探索对垄断行业平均工资实行“限高封顶”的办法。在新的调控政策出台前,继续执行对工资水平达到两倍于社会平均工资以上的国有企业,从严审批工资效益挂钩方案的政策。
广州将出台办法规范裁员程序
面对近期为恶意规避《劳动合同法》而出现的企业“辞工潮”,广州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陈建龙近日表示,广州将严格裁员审批程序,对全市企业规模性裁员进行规范。同时,将陆续出台《广州市劳务派遣管理办法》、《广州市非全日制用工若干规定》等规范性文件。新版劳动合同也将在年底前推出。
薪酬行情 ■■■
韬睿发布2007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调研报告
2007年11月27日,韬睿咨询发布了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调研报告。此次调研共涉及上市的250家市值最大的A股、 H股和红筹股公司(去年为150家)。过去一年,这些企业的高管薪酬和长期激励实践有以下一些特点:从高管现金薪酬市场50分位水平看,A股公司最低,H股公司稍高,红筹股公司则显著高于A股及H股公司。但是在市场90分位,A股公司高管薪酬却略高于H股公司,这主要是由于2006年众多H股公司回归A股,以及A股市场高管薪酬的较快增长(尤其是金融和房地产行业);从市场50分位看,A股公司2006年高管薪酬的增幅最高,其次是红筹股公司和H股公司的高管薪酬;与2005年相比,2006年 A股公司和H股公司高管长期激励收入显著增加。A股公司和红筹股公司普遍采用股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做为长期激励工具。由于受到外汇管制的制约,H股公司多以股票增值权做为长期激励工具。
海归高管薪酬增长9.4%,增幅最大
近日,翰威特发布的“2007年外籍员工、在中国雇用的外籍员工和海归人员薪酬福利研究报告”显示,西方员工将不再占外籍员工构成的大部分,其比例下降至21.4%,而其2005和2006年的占比分别为24.8%和30.7%。更多的企业将在中国直接招聘外籍员工和海归人员,而前者占到了外籍员工总数的41.3%。
薪酬方面,在中国雇用的外籍员工和海归人员的薪酬增长水平更接近本土员工的薪酬增长幅度,平均增长0.5%~1%,有一些企业为2%~3%。海归高管一级人员的薪酬增长幅度最大,在2007年达到9.4%,2006年为4%。
人才动态 ■■■
中国缺乏本土高管和技术人才
中国欧盟商会11月22日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2007》显示,中国本土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缺乏已经成为欧盟企业在华经营所面对的共同难题。
在被调查的200多家在华欧盟企业中,只有45%公司的中国员工在管理层中所占比例超过30%。而38%的公司则拥有纯粹的外籍管理团队。虽然超过半数的被调查公司都在尝试实现高层管理人才的本土化以提高经营业绩,但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的缺乏却使这一进程难以如期完成。
数据显示我国青年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当代中国青年人口发展状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当前我国青年就业率呈下降趋势,有上千万名青年成为“NEET 一族”(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即没有正式工作,不在学校上学,也没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年轻人。
报告显示,在16岁以上的总人口中,2005年就业率为69.7%,比2000年下降4.4个百分点,青年人口的就业状况同总人口呈现相同的下降趋势。在16~2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中,2005年的就业率为65.9%,比2000年低6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的就业率下降幅度要大于男性,而且男女性的就业率的差异有扩大趋势。
金融业离职率超20% ,上半年基金经理离职约41%
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金融业的离职率已经连续两年超过20%,由于专业特征强,多数企业不愿跨行业招募,而行业内人员的频繁流动又使得企业不愿提供专业培训,提高薪酬成为招人、留人的最好手段。2007年在金融业比较集中的大城市金融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的离职率达到28.3%,远高于高层管理人员12.6%和一般员工20.7%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