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不论使用何种术语,企业有时不得不裁员并从中获得战略利益。但倘若无法正确处理裁员并做好员工解释工作(或者裁员没有经过认真考虑且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那么这种方法可能就会适得其反。
沃顿领导力与变革管理中心主任、管理学教授迈克·尤西姆曾专门针对公司人力资源调整支招:研究表明,如果某家公司在没有制定出完善战略计划的大背景下宣布裁员,这家公司的股价在几天之内平均会下跌5%至6%。与此相反,假如大规模裁员作为广泛重组计划的措施之一,而且制定出完善的战略规划,公司的股价在消息公布之后的数天内平均上涨4%左右。
尤西姆认为,公司如何处理裁员可以“检验公司的价值与精神”。公司应当遵从以下几个步骤来向员工乃至全世界证明,公司是在良好的管理原则下运行。首先,公司应当尽量保持透明,尽可能详尽地披露财务信息,以证明裁员是必要之措施,同时在再培训、解聘和重新撰写简历等方面给予下岗工人指导。
其次,公司应当继续关心在职的员工,因为这部分人“会感觉惊恐不安,同时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公司在裁员的关头最应该避免的就是意志消沉与惶恐不安,高昂的士气对于公司而言至关重要。公司的中高级管理层必须与留守的员工密切合作,才能让他们支持精简之后的新公司,从而实现高级管理层期待的目标。”
芝加哥人力资源咨询公司Challenger Gray&Christmas的首席执行官约翰·查林杰说,“现在公司利用裁员作为管理工具的现象非常普遍。事实上每家财富500强公司都有裁员的经历。只有那些一直赚钱、绝对成功的企业或许才能幸免。股东开始青睐裁员,而股东驱动公司决策的现象也是愈来愈常见。”
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本改革时,对涉及到人不仅要依据其应得的权益,获得该有的物质安抚外,必要的心理帮助也必不可少。一个真正有心的公司,不应该让被裁走的人怀着怨恨。
不论动机如何,也不论具体如何实施,今后类似的人力资源调整将愈演愈烈。但是如何在各个管理环节显出对员工本质上的尊重与体谅,显示企业文化对员工过往付出的肯定与补偿,却是一个非常系统完善的体系,而不是靠请一个庞大的律师团,机械霸道地钻法律的空子,进行愚民政策要好得多。
松下幸之助在他半个多世纪的经营过程中,一直坚持并反复强调这样的理念:“企业的经营是对人的经营,所以,只有经营是符合人性的企业,才会获得尊重和成功,才会持久。在人事方面,无论做什么,必须以诚意贯穿始终,在任何场合,诚意必定能够感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