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学生、硕士和MBA在读完自己的学业时,都会大发感叹,原来自己什么也没学到,因为老师水平太差,教的东西没有实用性,这是一个典型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经典实例。然而,目前,在策划界咨询界也屡屡出现这样的事例,客户先是被策划或者咨询公司的表面现象所迷惑,然后一开始合作,问题就出现了,也难怪很多企业经常做上一两次策划咨询,就再也不找专业公司了,还搞得后面进来的专业公司遭到不信任的危机。
最近与一家知名矿泉水公司市场部经理讨论,他说他之前曾在某知名咨询公司作咨询顾问,其实自己很喜欢这个行业,但是在里面呆的时间久了,就觉得很不舒服,因为堂堂的管理咨询公司经常对客户的问题经常说得头头是道,但是自己的公司却管理得一团糟,而且自己确实不懂管理,最后由于在项目管理上出现问题,总是被客户炒鱿鱼,客户流失的多了,该咨询公司也干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收了客户首期款,就不准备收尾款了,随便编造一些咨询报告交给客户,就连办公室都搬了,但是媒体还报道说它是知名咨询机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样的案例说起来有点丢咨询公司的脸,但是当中说到的其实是目前一些咨询公司的业务定位和特长问题和自身实践问题,比如管理咨询专家其实根本不会管理和运作一个公司,那去做咨询一定也只是一个理论家,提供的咨询方案一大箩筐,真正实施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情。就好像大学里的教授讲经营管理案例总是出题说,“假设您有1000万,您会怎么办?”然后,学生就会有数不胜数的都可以称得上精彩的答案,但是最后当投身到实际的企业运作当中,才发现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不知从何下手,严格说来其实就是那个教授自己也不知道,因为他自己也缺乏经验,就好像企业没有经历过风雨抵抗风险的能力都比较弱一样,不擅长某一方面的业务或者缺乏经验最后只能停留在某一个低层次,迟早会露出“狐狸尾巴”的;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的咨询人才并不是来源于本行业,通常都是来自于某些领域,比如在资本运作方面的高手其来源至少拥有资本市场的工作背景而不是自己觉得能干读上几本书就跑进来跟着吆喝。
人最可怕的就是不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同时不知道如何去虚心积累,抓住一点,深入探究,精耕细作,通常很多咨询策划公司是一站稳脚跟便什么业务都想揽,尽管自己拥有的资源在某些领域无法提供客户需要的服务,但是说起来还是牛皮哄哄,就好像某个咨询机构老板所说一样,该老板是某个区域市场有名的企划大师,起初公司发迹主要靠他的名气和他到处磨嘴皮子,而公司的专业化程度却低的一无是处,最有意思的是连给客户报价都不知道怎么形成体系,只有事先像到菜市场买菜一样大家讨价还价还出个总价,再去想出一些环节凑这笔钱。由于当地没有高水平的同类机构与之竞争,生意倒是比较红火,但是基本上是客户做一个跑一个。如今,该老板也纷纷向外面的咨询机构取经,他说,没有办法啊,我们还是要进步的,因为有品牌了,我还是希望能够做专业一些,我们现在是广告、市场调查、策划、咨询一揽子服务,更要加强专业服务意识。像这个老板的意识还是算手下留情了,不管过去怎么样,未来怎么发展,至少现在还是在进步,而碰上另外的那些明明不懂还“打肿脸充胖子”的公司,客户就遭殃了。
国内本土咨询机构北大纵横在这两年做得比较好,说起成立这样一个有着强大学术背景的咨询公司时,其创始人曾经说过,国内的经济专家那么多,经济学的理论有很多,那能不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呢?北大纵横试图实现这样的一种途径就是将学术专家和市场专家结合在一起,真正为中国企业运作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目标如果能够发扬光大的话,那还是令人振奋的。屈云被曾“空降”科龙,如今屈出波回来,找其作营销咨询的企业蜂拥而至,有企业说:之所以找他,就因为他曾经在中国家电知名品牌亲自指挥过营销实战,这就是专业化和擅长的价值。
在这个方面,叶茂中也算是个典范,在西部的一次策划界的演讲峰会中,当被问到他是成功最得意的策划是什么,他肯定的说策划了他自己,的确如此,随手翻开一本杂志,都会看到他的文章,他的广告,他把自己策划出名了,谁都捧他为大师,因此你有理由相信,他一定是个策划高手,以致于他可以大胆地对西部企业说:“要我叶茂中策划,请准备好至少60万。”还是有企业愿意慷慨解囊。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比如麦肯锡做管理咨询很厉害,我们可以从他的“麦肯锡高层管理论坛”和一系列的《麦肯锡方法》、《麦肯锡意识》等等中感受出来,盖洛普在研究人的行为方面很有建树,从它的人性化管理理念的传播中可以看得出来。
因此,要想获得国内这么多的企业在研究咨询和策划方面的订单,就先想想自己到底擅长那一个领域,如果对自己估计过高,眉毛胡子一把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那就连咨询策划机构也逃不脱“短命”的下场。